生命化教育下阅读教学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沟通的过程,是读者的个性化行为。有道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以为阅读教学也要遵循阅读规律,尊重阅读主体(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引领,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从中借鉴,获得启迪,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及赏析能力。
基于此,我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一、激发兴趣,爱上阅读。
让学生爱上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为此,我注重学习语文兴趣的激发。(一)是多表扬,让学生有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学生看了新书,能讲个好故事,用上了新词,我经常随机随时欣喜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是哪本书上看到的?”“这样的书你都看了?”……让学生提验到阅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自然就会进一步地阅读,尝到了阅读的甜头,读多了,自然就爱上了阅读。(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办手抄报、专题阅读、阅读交流会等读书活动,是促进学生阅读的好办法。有检查,有评比,多表扬,多鼓励,学生自然就会乐此不疲而广泛阅读了。让学生爱上阅读也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
二、潜心会文,体悟自得。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语文学习也一样。学好语文关键还是靠个人“修行”。那怎么“修行”呢?当然靠的是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修行”。但若师傅领错了门,那修行就可能走弯路,事半功倍,白费功夫。反观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不让学生多读书会文,而是急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诸如画画呀、表演、合作学习等,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抓住所谓的重点语段进行学习,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断章取义,大谈感受……这样学习表面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常常教学效果欠差,学习效率低下,白费了潜心会文的大好时光。我以为让学生多读,潜心会文,沉浸于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心游万仞,神鹜八极;有悲天悯人之怀,与文中的人物同歌泣,共笑骂,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的动人心魄的魅力。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写感想体会,是潜心会文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普遍存在从众、先入为主的心理,常常表现为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而通过批注,让学生潜心会文,理解、体验、感悟,自主建构,实现个性化阅读。学生可以就课文内容、主题思想、结构层次、表现手法,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评点批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长则长,该短则短,只要有感而发。通过批注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通过潜心会文,一定会有所体悟、有所得。这种体悟自得是真实、自由、个性的,是最为可贵的。就不会是如《小猫钓鱼》只会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唯一结论,更有身教、宽容、尊重、期待、因材施教、讲求体验实效等意蕴,使阅读多元化,更精彩,更多情趣。
三、整体把握,优化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领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与技巧,同时获得情感的熏陶,人生的体验,思想的启迪,审美的乐趣,丰富人生的教养,提高学识的底蕴。而不少教师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阅读教学时仅在细枝末节上下工夫,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怕学生对课文理解不透彻,把一篇篇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文章七卸八砍、抽筋剥皮,肢解得支离破碎,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致许多学生除了记些零零碎碎的知识外,却把自己学习的宝贵时间被老师无休止乃牵强附会的分析耗费掉。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手”,而构成一篇文章的各个部分的字词句段,相对篇来说都是以有生命的“手”出现的。这就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不仅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章内容、研究表达方式。
整体把握是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可以从抓住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句、文题等等入手,牵一线而动全身,就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抓住了重点句“我看见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找到了突破口,学生思路明晰,可以有的放矢深入文本,领悟文章表达的妙处。
再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抓住了“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一句中的两个“幸福”,从中进行探究学习,幻觉中的“幸福”与现实的苦难形成了对比,死去的“幸福”与现实的无奈,以“乐”衬“悲”,是作者对现实的无声控诉。
这样,从整体上把握,有效地优化了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诵读,“沉潜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与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的程度”。
四、对话交流,拓宽理解
有了潜心会文,体悟自得,就有了交流的欲望。有道是“一个苹果交换了还是一个苹果,而一个思想互换了就变成了两种思想。”更何况对话交流是思维的碰撞过程,常会触发灵感,产生创意。在对话交流中启发、借鉴、生成,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会文,体悟自得,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就避免了先入为主,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人唱主角的局面;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景观。这样的对话交流,每个人都处在平等的地位,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个性。这其间,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精要的讲授,适时的点拨引导,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使学生学习富有广度和深度,以促进深入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以引导学生进入曲径通幽、花明柳暗、峰回路转、欲罢不能的佳境,有着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快感,有着悠然心会、妙不可言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与幸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学习,自然成为了一种享受,这样的教学成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诗意之旅。
如《惊弓之鸟》一课主要说明更羸是个善于观察分析之人,但在学生眼里,他也是残忍的人,因为他明明知道大雁受伤了还要去伤害它。《落花生》一文赞美了落花生不讲体面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但学生也提出了现代是广告的时代,酒香也怕巷深,因而,桃子、石榴、苹果也同样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只有在交流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分享各自的见解,拓宽各自的思路,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内心世界。
五、自主选择,深入体悟。
个性化阅读,本身就意味着对每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的尊重,也就是对每个人在作价值选择时那种独立判断的尊重。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让学生有选择的,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深入研究体悟,这样就可以避免了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使学生学习重点突出,扎实有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学习者、研究者。
例如:教学《小抄写员》,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有的同学选择了“父亲”,抓住了“因为一向辛苦,脸上看起来更老。”“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他肩膀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父亲”,体会到当父亲的不容易,学会了感恩。也有的以“父亲不因为孩子多觉得累赘,一味爱着他们,他最喜爱叙利奥,只是对他的功课却一点也不放松。”“他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与慈爱”为出发点,放眼天下“父亲”都有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希望孩子能用功读好书,把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普遍愿望。当然更多的抓住了小抄写员——叙利奥的做法进行探究。有的认为叙利奥作得对,他冒着失去父亲的爱的危险,忍受着父亲的误解、责骂还坚持抄写,体现了叙利奥有颗体谅父母为了家庭忍辱负重的美好心灵;有的认为叙利奥做得不对,认为叙利奥应该以学习为重,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心,那才是真正为父母分忧,否则的话,学习不好了,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反而会增加家庭负担;也有人认为叙利奥主动帮助家里分忧解难是值得推崇,但应该理智战胜情感,要以学习为重……
阅读只有触动自己的情感,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才能在人的脑海里留下印记,也只有由此深入探究生发,才能才思泉涌,左右逢源,使阅读成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疆场,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审美情趣,体验到阅读创造的乐趣。
六、多元评价,凸显创造。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书,追求标准答案,严重地束缚了语文教学个性的培养。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不人云亦云,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许多学生都批评乌鸦虚荣心强才上当受骗,也有的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难得有表扬它的时候,它能不高兴么?精神上的享受比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那块肉算是对狐狸的奖赏。也有的同学说不应该批评乌鸦,它本就可怜,我们就不要再责怪它了,要批评的是狐狸,他太可恶了……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不同认识,提出自己的看法,显示出学生的与众不同和独具匠心,而这一点正是现代教育所要扶植的。
多元评价,还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和延时评价。假如教师对一个问题过早予以终结性评价,常会防碍学生发散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让学生独特的见解得到尊重,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七、培植人性,涵育人情。
在语文教学中,某些教师眼里无学生,只要教材、教案、教学参考书,甚至有些教师奉教参为圭臬,唯教参之所是,非教参之所非,就让学生读教参,背教参。如《揠苗助长》只能读成“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却不能读出“农夫之勤劳”,有嘲笑批判农夫之意,却无“同情”农夫之心。一句话,即目中无人,以本为本,忽视人性,扼杀了人情。
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也不例外。是一种以提高语文文字能力为表征,以培育人的个性、自由精神为根基的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以一锤定音,禁绝个人语言,多元解读。而应该培植人性,重视个人的生活感受与生命体验,如同是一部《红楼梦》仁者见者,智者见智:道学见淫,才子见缠绵,流言家见宫闱秘事,革命家见排满……同样,在教学中,只有关注孩子的独特的心灵体验,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
正如张文质先生有言:“语言自觉背后是人的自觉、人的反省、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放与解放。”语文教学不能随意拔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贴上假崇高伪神圣的套话,而应该回到人的个性感受,人的情感体验,人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打好生命的底色。
这样,语文教学是一种亲切的交流,每个人都可以敞开自己的心灵,把自己的真实世界敞露出来,而不至于蒙蔽他们的心性,反而有利于开启他们心灵世界中美妙的东西,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使好的东西能够更多地得到询问、关注,得到调整,得到自我改善的机会。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唤醒他们潜在需求,能鼓舞他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的语文教学能成全孩子真善美的语言的发展,能使丰富的心灵世界得到安顿,得到滋养和提升。
总之,生命化教育下的阅读教学时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阅读,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