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诸君笑话,我先腐儒作风,引用《宋史-岳飞传》“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我中华千年史书,史学界都已客观公正为标准,冷静行文为素养,作者像这样感情流露,激愤不已,大声疾呼者,极其罕见。浩浩青史,有岳飞奇才者(征战十年,一己之力,匡扶天下,力挽狂澜,军纪严明,威震敌国,爱民如子,军纪严明),万里无一,有岳飞奇冤者(兵临北宋故都开封府,即将一扫靖康耻,被南宋赵构十二道金牌下令撤军,后被判罪处死于杭州),万里无一。而这个高宗赵构,他忍心自己放弃中原,所以他可以杀岳飞,也是万里无一的极品了。天下是宋朝人民的天下,他一个赵构,有什么资格,去放弃我们的国土?岳飞得志,宋耻可雪,岳飞既然被你杀了,这个大大的耻也请拿好了。
谁有资格评价岳飞?
隗顺有资格评价岳飞。
谁有资格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你和我,我们谁可能都没有资格,但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对不对?我们作为一个整体,有没有资格?
我想答案还是清楚的,中国人民整体,对一个历史人物是有评论的资格的。有人说“这不就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吗”,是这个意思,但我们是人民,中国的古人们也是人民,我们都有发言权。我们作为一个整体,这当中是帝王将相多呢,还是老百姓多呢?是老百姓。平民可以被蒙蔽一时,但终究不能被蒙蔽一世,再牛的骗子,也只能做到这两件事:1、永远欺骗少部分人2、一时欺骗大多数人。永远也不可能做到的是永远欺骗所有人。
岳飞的死是不是千古奇冤?我想将他的尸体冒着杀头的风险背出城外好生安葬的普通狱卒隗顺有资格说一句,是。隗顺一直隐瞒着这个事情,直到临终之前才偷偷告诉他的儿子。因为岳飞的死并不是终点,随之而来的是宋朝对主战派官员将领的大清洗。我们应该能理解一个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想法。我们不会要求他,一个吃皇粮的普通狱卒,去公然营救岳飞,造反谋逆,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我想说的是,隗顺他在决定做这件事情的那一刻,就想好了可能的后果。他背着尸体出城,隐藏地再好,好大的目标,还有血腥味,只要被发现,他就是死路一条,他的家人也是死路一条。秦桧赵构连岳飞都能连儿子杀了,还会对一个小小狱卒留手么?但即便如此,这一刻,这一个夜晚,我们依然能看到隗顺的勇气,他的英雄之举。
他就是个狱卒,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封建王朝的一个齿轮,一个没有灵魂的螺丝钉。一个小人物,没有什么才能,也没有什么大志向,像岳飞那样,可能他想都没想过。但即便如此,他也有自己的良知,他也有自己的良心。
我也要摸摸自己的良心。
我想过这个问题,在岳飞最后的日子里,被关在杭州监狱的时候,他想了些什么?他说了些什么?他写了些什么-好,我们知道他写了八个字的“供状”,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是一个活人,狱卒也是一个活人,他们一定说过话。我当然不知道岳飞和这个普通的狱卒说过些什么,聊过些什么,但我可以确定的是,观其言,察其行,很多天的时间,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在严刑拷打的折磨里,在一餐一饭的送饭里,隗顺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是的,他就是个普通的狱卒,他没什么大出息。但他最后做了这样的一件事,这样一件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却要让他把脑袋提在腰上的事。
你说这是为啥?
老百姓不是傻子,不是几条罪状就可以被糊弄的。宋朝政府,赵构,秦桧,一干人等,宁愿以宰相平章军国事的身份,作为代表赵宋皇帝的使节,跪在金朝人的殿前,也不愿意放过这个连续收复建康、收复襄阳、收复伊州、收复洛州、收复商州、收复虢州、收复郑州、收复洛阳的英雄哪怕仅仅是一条性命,自古以来,焉有如南宋之耻?!
我们经常痛恨清朝的丧权辱国,嘲笑慈禧的昏聩顽固。但连这样的慈禧都能发出那《与万国宣战书》,被揍得鼻青脸肿,然后割地赔款,也十倍于赵宋之连战连胜之下怒斩大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人。史书记载岳飞死后,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并说“和议自此坚矣!”。所谓和议,就是屈辱的条约,南宋每年给金朝送钱,堂堂中华公然向金朝自称儿子。亲者痛,仇者快。
隗顺当然不足道,他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堂堂宋史,达官贵人都挤不下,老百姓自然是没有位置的。但我想说,他是一个代表,他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的一个代表,他见过岳飞,他看守过关岳飞的监狱,他跟岳飞一起生活了很多天。他跟岳飞本来完全不认识,最后却愿意为了给岳飞一个全尸去死。他没有资格评价历史的真相,但历史的真相自在人心。
他也不是一个人。《湖北转运司立庙牒》“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他是天下人。三十年,除非全天下人都是瞎子,才会这样怀念他。
在那个夜晚,隗顺已经代表天下人给出了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