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1988年。
友人斜睨着眼望着已经半人高的女儿,略带酸语:"咱们小时候就是傻。你看看现在这些孩子…我们小时候多好管。"我努力吸着四宝奶茶中最后一颗红豆,轻语道:"咱小时候哪有现在这种条件?到处都是触手可及的欢乐啊?"
一、用自信和热情击碎"压力君"
听到"压力"这个词,我们本身就会很有压力。压力的不良因素就是让人焦虑、喘不过气、情绪变差,人从古至今都没有逃过压力。我从小就有一些应对压力的办法,比如随便在纸上画画,可以是模拟画也可以随意画,涂色啊等,这是减压的方式。
阿德勒曾经说过来自"同龄人的压力",从小我们都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霾里。自卑着,同时又超越着。我们用什么来评判一个人是否健康呢?"自信而热情",自信是自己能够滋润内心,热情是可以用爱滋润他人,但对于中国的80、90的孩子,西方的心理学似乎不能完全诠释他们的内心。
我70后的姑姑是个热爱生活喜欢观察的女子,她曾说:"你们80后是自由的!只有我们70后…"我同意她的看法,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我们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记得小时候,叔叔和爸爸就把我在空中扔来扔去,我就在空中飞来飞去。他们那群60后喜欢孩子的方式很奇特。可是80后的童年总是在寻找玩伴,而且练就了一种自我玩耍的习惯,找不到玩伴就自己玩,没有人抻皮筋儿就拴到书上自己跳。
pc时代的到来,我们是第一批享受网吧红利的一代,对着屏幕也是慢慢长夜。那时候不顾养生、健康大把消耗着青春,这是属于80后的专属勋章。然后真得奔三之后,我们也自然变成"怕死"的一代,研究营养素,把自己打造成个"小老人",不再懒床,过得精致谨慎。
二、穿越时代不改少年本色
80后有个特点,多少都带着几分侠气。被父辈们担忧的孩子们早已奔三奔四,我只有在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觉得自己最老,之后到了三十我反而觉得我自己又有了生命力。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培养一种高尚的爱好或是这时代不缺让我们感到好玩的内容。可是我还是觉得精神富足远比金钱富足更有意义。我还是觉得"艰苦朴素"地生活着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世人焦虑,大多因为攀比,可是"少即是多",无论是极简主义还是各种各样的有趣堆砌时间。
可是世人都要看到结果,我们总是被外在的事情迷惑着。可对于80、90后来说,压力是很大的。我们必须为父母的老年生活负责,可是又力不从心。那天大学挚友发来了立事牙肿起的照片,我没有深问原因,后来好久才知道她妈妈生病了。
这一年我们都三十多岁,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父母在,不远游。""昼夜侍,不离床。"我们也想这样做,可是我们用什么来维持生计?我本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员,我也没有实现所谓财务自由、时间自由,我们只能靠时间去换去维持生活的日常。
这又产生了第二重压力,我们迫切需要积累,可是又有多少人是茫然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吐槽谈压力。中年危机大概从此开始,还有需要投入心血的下一代,还要高质量的陪伴。
当我们写下感恩日记,我们的父母愿意帮我们拉扯孩子,我们学尽了所有书籍、追拜了无数专家,只愿做孩子心中那最好的方向盘。可压力不是也可以化为动力吗?我们有压力是因为我们不如他人,这和我们小时候想的大概一致,可是人的体量本就不同。
不能把压力甩锅给时代,正因为这压力才让我们有机会超越自我。正因为些许坚持,让我们在困境中享受欢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