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明朝是汉人的最后一个朝代了。
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多年,也是汉人最后一次辉煌了。
曾经大明不纳粮,不和亲,天地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算是比较有骨气的朝代了。
然而,大明的亡国是令人惋惜的,是令人愤怒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刚上位时,还算是比较英明,但很快就原型暴露。
明朝的灭亡,原因很多,最归根结底的原因其实就是崇祯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吊,对,没错傻吊!
当时天灾人祸,明朝打造了著名的九边体系,清朝还在通古斯打渔放羊为生,压根不足为惧。
明朝的党争也绝对是历史一大特色。有著名的阉党,齐党,楚党,浙党,东林党。
著名的九千岁魏忠贤就是阉党,阉党虽然坏事做绝,但确实有本事。尤其是魏忠贤,不管怎么样,他能确保国库充盈能把税收上来。
而其他党派,著名的东林党全是一群文人,每天没事就站在道德制高点打嘴炮,抨击这抨击那,关键时刻却拿不出一点实际性的解决方案来。
著名的袁崇焕就是东林党人!
袁崇焕这个人了,历史评价不好说,金庸的碧血剑主角袁承志就是袁崇焕的后代。
当时,明朝已经没钱了,无论如何都收不上税来。魏忠贤已经被干掉,怎么办呢?
自然是第一像商人收税啊,商人有钱嘛,但东林党,浙党,楚党等肯定不干,因为他们是代表商人利益的。
所以这时候崇祯也无奈,傻缺的开始压榨农民,农民本来在天灾人祸下已经生存很困难了,还去收农民的税,这不是蠢么。
我们的袁崇焕之前就给魏忠贤修建了生祠,而且可以说袁崇焕能站上历史舞台,也多亏了魏忠贤。
好巧不巧,本来碰上小冰河时期,天灾人祸,崇祯又愚蠢的去加重农民的负担,这时候李自成带头起义了。
然后,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了,努尔哈赤带着族人也开始在东北外地去搞事情了。
怎么办了?
袁崇焕很自信的说了一句千古名言“五年平辽”,当时没人信的,崇祯这蠢货还真信了!
后面当时的兵部尚书许誉滕事后问袁崇焕,五年真能平辽吗?袁崇焕说:“聊蔚上耳”意思就是说安慰皇帝的。
然后了,袁崇焕身居要职,前往山海关以外去干努尔哈赤,拿着本来就没钱的国库使劲大把花钱。
打造了著名的关宁铁骑,也搞出了著名的宁远大捷等等。
关宁铁骑看起来很牛逼,实际上了没卵用,消耗着大量的钱财,铁骑本来是出城野战的。
但清朝的军队战斗力太强了,我们的关宁铁骑一碰到清兵就龟缩不出,这尼玛也是搞笑了。
所谓的宁远大捷等等,就是伤亡惨重,勉强打死了几百个清兵,居然都能大吹特吹。
这时候袁崇焕更傻了,居然干掉了毛文龙,毛文龙这个人品德怎么样不说,但绝对是个能打硬仗的人。
他所统辖的东江镇就像一颗钉子一样插在清朝的大后方,并且也是明朝唯一能跟清兵打硬仗的军队。
当时毛文龙也是一品大员,并且实权很重,袁崇焕在职位上跟他是评级,袁崇焕仗着崇祯的宠信,居然先斩后奏,直接斩了毛文龙!
这结果就是导致毛文龙手下心寒,叛变的叛变,然后最高兴的当属努尔哈赤,因为袁崇焕替他们除掉了最大的后顾之忧。
这时候啊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灭掉了朝鲜,开始直接杀到北京城来。
袁崇焕了,督三镇,一路打造的防守体系居然卧槽,形同虚设。
皇太极硬是绕道从内蒙通过张家口直接杀到北京,而袁崇焕居然毫不知情。
这时候骂声一片,袁崇焕带着关宁铁骑赶紧来回救,广渠门大战就是这么来的。
好死不死,袁崇焕一路被皇太极签着鼻子跑,无能!
袁崇焕说是汉奸,这个有点过了,忠心绝对是忠心的,但他就是典型的东林党文人,文人在乱世很少有能经国救世的!
但袁崇焕绝对是一个误国庸臣!
从他一开始吹牛逼说五年平辽,结果把辽兵平到了北京城下!
从他拿着本就虚空的国库的钞票大肆练兵打造体系,却换不来成绩的时候还不自知。
从他一时之怒,居然帮助满清消灭了毛文龙,足以证明其军事眼光差到极致。
从能让皇太极绕过他的防线,绕道内蒙通过张家空直逼北京,居然不知道,这是严重的无能失职!
从他虚报战绩,还一炮打中了努尔哈赤,结果三个月后努尔哈赤又活蹦乱跳的出现了,这看出文人就是文人。
所以袁崇焕该不该杀,该杀,而且早就该杀了!
所以袁崇焕被千刀万剐,老百姓饮其血,食其肉,确实也能说明很多问题。
何况袁崇焕的亲弟弟也是著名顶顶的大商人,就是不交税的那种商人。
但其实最该死的就是崇祯,崇祯是个大蠢比,干掉魏忠贤,却又无法收拾东林党人,最后演戏演的好。
当国破家亡的时候,吊死在煤山就是无能,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太监陪伴!
当年杀熊延弼还传首九边,宠信洪承畴这种大汉奸,足可见朱由检的愚蠢和无能!
崇祯如果当时不自杀,跑路去南京,其实还有一战之力,后面的那名小朝廷正是缺乏主心骨,同室操戈,争权夺利才被彻底歼灭!
而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没干死几个人清兵(有心的可以百度学习下),最后灭南明小朝廷自己人的时候,确实勇猛难当啊!
时也,命也,腐儒文人误国不浅,平时里这些读书人身居要职,打打嘴炮,站在道德制高点抨击国政,但危难时期,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后清兵入关,这些平日里自称爱国文人,一个个跑的比谁都快,投降的非常多,反倒是太监体现了血性!
沽名钓誉学孔孟,建功立业学孙吴啊!
这让我想起来战国时代一则故事,体现了读书人,尤其是很闲的文人可怕的一面!
当年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赛马赢了齐威王田因齐,后面又干掉了魏国庞涓,打残了当时的霸主魏国。
田忌威望到了顶点,而孙膑却选择隐退,并劝田忌也退了,否则必有大货,田忌不听!
果然,多少年后,当时的齐国相国邹忌(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那个邹忌)要陷害田忌,但苦于找不到办法。
这时候邹忌一个文人手下说,建议大王让田忌去打仗!
邹忌问,这不是给田忌增加军功吗?
文人手下说,让田忌去打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战争。其结果有三!
第一,如果田忌不去,那我们就使劲宣传田忌翘尾巴了,畏惧战争,仗着自己的成绩居然敢违抗大王的命令!
第二,如果田忌去了,打赢了。我们就使劲宣传,这是我们的功劳,是我们的眼光,我们提议的。
第三,如果田忌去了打输了,这田忌就彻底完蛋了,是田忌无能!
所以,结果是果然田忌被陷害跑路出了齐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