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今天就是中秋节,与教师节同一天,实属巧合。在举国同庆,家人欢聚的日子,我也带着孩子回老家转转。
旅发大会之后,凉城的变化非常大。去老家的路上风景秀美,铺着柏油的四车道公路,十分平坦。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汽车行驶到白石镇,只见道路两边矗立着古色古香的建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江南小镇。
汽车行驶了十公里,拐进了回老家的窄道,十年前政府出资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历经数载,路面已经坑坑洼洼,道路两边杂草丛生,呈现出年久失修,少有人走的破败景象。
除了春种秋收,老百姓回几趟家,其它时间,很少有人走这条路了。
进了村子,许多房子已经东倒西歪,有的屋顶已经漏天了,村里只有少数恋家的老人还会偶尔回来住几天。
老房子站在院里,呈现在眼前得是残垣断壁的瓦砾和颓废的墙,让人心酸。
破败的景象让我心潮起伏,仿佛又回到了那久远的年代。
那时候,每到秋天,走进大自然,漫山遍野一片丰收景象:那金黄的谷穗,火红的高粱,金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大枣,黄澄澄的鸭梨,还有那咧嘴笑的石榴;让人们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马路上,有背着篓子装地瓜的,有推着小车装谷子的,还有赶着马车拉玉米的,到处洋溢着热闹与欢乐。
我最喜欢吃家里用铁锅炕的红薯,外皮流油,里面金黄,进入口中一直甜到心里的滋味,至今记忆犹新。
每到秋天,小孩子也不闲着,我也去玉米地,用尽力气把那硕大的玉米从秸秆上掰下来,装进口袋,装进小推车,运进自家院子。
顿时屋顶、院落到处堆放着如山的玉米;树上、屋檐下挂着绑好的玉米,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玉米棒子晒干了。人们坐在炕头,一手拿棒子,一手掰下玉米粒。
那如山的玉米运往全国各地,换来一年的生活费,装进人们的腰包里。
兜里有钱了,老大爷送给老奶奶一方漂亮的头巾,老奶奶送给老大爷一个新烟锅;大伯扯了新布料,大妈做了新花袄;小孩子穿上新裤褂;每个人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如今大街上看不到一个身影,场院里寂静无声,就连黄牛的哞哞,羊群的咩咩声也早已远去。
门口那棵老槐树孤零零的站在那儿,守候着村庄,守候着那残墙破院。
昨晚,他仿佛看到了那群在树下乘凉的老人,仿佛看见捉迷藏的孩童。
噢,原来他做了一个梦,梦醒了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
他悄悄地落泪了,啥时候才能再看见他们。
那欢快的笑声好久都没听到了,那你追我赶的脚步好久都没看到了。他无比思念着乡亲们。
扶贫搬迁让农民搬进了新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那慢慢消失的村落却永远珍藏在了记忆中。
齐帆齐商学院13期新媒体写作特训营第13篇1000字,累计26900字。(命题文章—秋天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