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读书共享——读书、思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摘取最触动我的部分,共享思考。
33本书的第14本书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这不是一本哲学书而是一本心理学家在大量较为客观严谨的实验研究后自己做的大胆推理假设的结果。这本书的原因是我比较容易陷入框架思维当中,常常把自己困在一些奇怪的牢笼中。生命有很多种可能性,当你开阔了视野就能看到那一种可能性,想在书里找我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介绍一下本书作者埃伦·兰格,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幸福课导师本·沙哈尔极推崇的心理学家、历史上第1位获得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女性。
因为书里有一些结论是基于实验的假设所以作者很倡导我们要一种辩证多元转念的态度去考书中的结论,她也希望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医生的诊断切忌矫枉过正。
我们是如何变老的?
书里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逆时针研究发生在1979年,心理学家们试图通过重建1959年的世界,让被试的心理回到20年前,从而考察他们的身体是否也会有所改变。实验组的被试者被要求做回年轻20岁的自己,他们不是在追忆,而是真正“变回”了60多岁的人,他们被放置到了一个环境和20年前一样的生活环境中。控制组:被试则仅仅是在追忆过去,他们在谈话中使用过去时。其他的和实验组相同。一个星期之后,研究者发现两组被试的状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的听力和记忆力都有所提高,这些提高不仅是在脑力上的还有身体身高、步态、体态、关节柔韧性和手灵活性的改善。
以后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社会始终的概念,社会时钟。意思为:社会中存在一套内隐信念来度量生命,每个年龄段都有着与其相符合的态度和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0岁的人要有20岁的样子,50岁的人要有50岁的样子。”
最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对衰老的态度是影响我们寿命的主要因素。
你的心态能够改变你的身体,欺骗自己是我们擅长的事情,所以积极的正念可以给我们不同的成就。在我们改变心态前,先来改变一下我们的思维。
面对医生健康的诊断作者指出了大部分人通常有的三种僵化思维:
1.绝对化的思维:我们的身体要么是健康的,要么是不健康的,我们总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做确定性的诊断。
2.医学界是无所不知的:大众倾向于认为医生总是比我们当事人知道得更多,我们必须完全接受医生的所有诊断与建议。
3.过度疾病化:我们习惯于把很多症状看作是异常,标签为疾病。比如丧气就是抑郁,其实并不是。
可能心理学
基于很多实验后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心理学领域——可能心理学,分别从三个方面解释了它的独到之处。
1.假设的差异性。心理学就是在假设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确定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希望望我们从目标出发而不是考虑现状。
2.使用方法的区别。传统心理学的区别在于可能心理学不强调做评价也不会去贴标签。
3.结果解释的差异。可能心理学区别于其他心理学的关键,儿童心理学关注大部分群体啊可能心理学关注的是特殊的个案。
和大多数改变相同,可能心理学带来的变化也要从觉察自身变化开始,我们要去觉察我们改变的可能性。
这里提到一个方法叫做专念。不知道你有没有跟我一样对专念这个词表示疑惑,书里也没有很详细的解释这个词语,后来我查了一下发现这个词语是来源于佛家。
取自一心专念,这是可以理解为一心一意没有杂念。谁都不能把它理解为一种状态,多的应该是一种技能,类似于心流一样的存在。
专念的练习可以在亲密关系当中,作者认为关注变化能够提高我们对婚姻的满意程度,这的一项实验研究中也证实了。对伴侣变化发现越快越能给出及时的正向反馈的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越高。
我觉得提升亲密关系有时候就有一点像打游戏,我们总是希望我们做出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改变都能得到对方的及时反馈,每一个及时反馈都能增强对方的情绪变化和情感需求。
最后关于专念的练习给出三个我的理解延伸:
1.亲密关系需要我们用注意力在对方身上,对注意力的抢夺不仅是商家,也是在人际关系当中关系的体现。
2.有意义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的专注,从而让我们更好的记住这个东西。
3.有选择的活着是我们生命中必须存在的选项,有控制欲和选择的权力我们才会感觉活着。
ヾ(๑╹◡╹)ノ" ——我是阿狸~
一只想要用心奔跑成人的狐狸٩̋(ˊ•͈ ꇴ •͈ˋ)و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鼓励一下我呗(*/ω\*) 欢迎留言交流修炼秘籍٩(๑❛ᴗ❛๑)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