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三国》读书笔记(第十六)

《品三国》读书笔记(第十六)

作者: 顿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10:44 被阅读0次

    孙权接班时的情况并不好。《三国志·孙策传》的篇末,有孙盛的一段话,对孙权接手的政权有准确的描述,叫做“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

    实际上“邦无磐石之固”的根本原因,在于“业非积德之基”。为什么呢?因为孙策建立的,和刘备开创的蜀汉一样,也是一个外来政权,而且是靠武力强行建立的。

    有人说,孙氏本为吴人,吴人在吴建立的,当然是“本土政权”。此话似是而非,其实不然。

    第一,孙家虽然是吴人,却不是士族,而是寒族,按照陈寿的说法是“孤微发迹”。

    第二,孙坚发迹的地方并不在江东(今之“江南”),其主力部队也不是江东“子弟兵”,而是他召募的“淮、泗精兵”。

    第三,孙坚是袁术的部下,而袁术则既有“逆臣”恶名,势力又在“江西”(今之“江北”)。袁术既然是江西的,袁术的部下孙坚当然也是江西的。江东士族既然不承认袁术这个“江西扬州”和“窃国大盗”,当然也不承认孙坚是“自己人”。因此,当孙策带着孙坚旧部余兵过江时,江东人不承认他是“回家”,反倒认为是“入侵”。

    不受欢迎的结果,是孙策大开杀戒。

    孙策一死,还不翻了天?显然,孙权遇到的问题,哪里是孙策“恩泽未洽”?分明是“积怨甚多”,甚至“民怨沸腾”。

    这一点,孙策心里其实有数。因此,他没有选择性格作风和自己相似的孙翊,而是选择了能够“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的孙权

    接班时的孙权,可谓“年幼、势孤、内忧、外患”。他远有强敌(曹操),近有世仇(刘表),内存忧患(江东士族不服),身无寸功(江山不是自己打的),接过来的是烫手的山芋。

    那么,孙权又为什么会成功呢?

    孙权能够站住脚,继而能够求生存、图发展,首先在于“得人和”。

    孙权刚一接班,就有一文一武两个旷世英杰,认定孙权“可与共成大业”,心甘情愿地拥戴和辅佐他(委心而服事焉),并帮他建立起自己的权威,

    这两个人,就是张昭和周瑜。

    张昭和周瑜的支持极为重要,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江东人”,又代表着两股政治势力。

    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权,也是由三个派系组成的。不过,在孙权接班时,这三个派系还只是三股政治势力。

    第一股政治势力是“淮泗军事集团”,简称“淮泗将领”,包括孙坚旧部和孙策旧部,说白了就是早年跟着孙坚、孙策父子南征北战打天下的那些人。

    这些人有:程普、 黄盖、 韩当、 蒋钦、 周泰、 陈武

    这个派系的代表人物是周瑜

    第二股政治势力是“宾旅寄寓之士”,简称“流亡北士”。他们原本是北方的士人,因为躲避战乱来到江东,起先依附于江东的州牧、太守,后来依附于淮泗将领或江东大族,所以叫“宾旅寄寓之士”。

    这些人有: 张昭、诸葛瑾、 步骘、 张纮、 严畯、是仪

    这股政治势力虽然是一个松散的派系,甚至不成派系,但因为他们是北方来的士人,影响力并不可低估。

    第三股政治势力是“江东世家大族”,简称“江东士族”,其中最重要的是虞、魏、顾、陆“四大家族”。

    代表人物是虞翻、魏腾、顾雍和陆逊

    如果用红、黄、蓝“三原色”来标识的话,那么,“淮泗将领”是红色,“流亡北士”是黄色,“江东士族”是蓝色。红的是枪杆子,黄的是笔杆子,蓝的是钱袋子。

    对于孙策建立的政权,他们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淮泗将领”(枪杆子)支持,“流亡北士”(笔杆子)观望,“江东士族”(钱袋子)对抗

    孙策江东寒族,江西发迹,逆臣余孽,入侵故乡,还开杀戒尽诛英豪。所有这些,都让江东士族反感、警惕、疑惧、排斥。

    孙权接班后,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植根江东,也必须争取江东士族的支持。现在既然一时半会儿做不到,那就要寻找别的支持。这样一来,周瑜和张昭的表态就极其关键了。

    >周瑜是“淮泗将领”的领袖。周瑜支持孙权,枪杆子就到了孙权手里,事情也就搞掂了一半。

    张昭的支持也很重要。因为张昭本人就是“宾旅寄寓之士”,属于第二股政治势力。虽然不是“领袖”,影响力和号召力还是有的,也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事实上,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后,一些孙策时代持观望游移态度的“流亡北士”便开始进入孙权的幕府。这样,笔杆子也到了孙权手里。

    周瑜则向孙权推荐了鲁肃,而且一手促成了孙权与鲁肃的君臣际会。

    这件事意义巨大。

    鲁肃是当时难得的“超级人才”。他老成谋国,善于治军,精通外交,极具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可以说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于一身。

    更重要的,是鲁肃的身份和他投奔孙权的时机,以及他加盟的途径和加盟后的任职。

    先说身份

    鲁肃是“江西人”,不是“江东人”。这一点,和淮泗将领一样,与周瑜他们有共同语言。他南下依附周瑜,所以是“宾旅寄寓之士”。这一点,和流亡北士一样,与张昭他们有共同语言。他拒绝接受袁术的任命,其政治立场又和江东士族相一致,与他们也可能有共同语言。这样三重身份的人,在孙氏集团中是前所未有的。

    孙权要把他“政治地图”上的“三原色”调和起来,很需要这样的人。鲁肃当然未必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他的加盟,至少具有象征意义。

    次说时机

    鲁肃一开始也不看好孙氏集团。

    周瑜东渡时,鲁肃也一起过了江,但是到了江东却不肯依附孙策。

    然而鲁肃却终于投奔了孙权,这固然是因为周瑜的劝说,但鲁肃也要肯听才行。我相信此前鲁肃一定有过反复考虑,决非“肃从其言”那么简单。因此它可以看作一个信号,即所谓“宾旅寄寓之士”已经开始认为孙权是可接受甚至可投靠的。

    再说途径和任职

    本来,孙氏集团的政权结构,是文以张昭为首,多为流亡北士;武以周瑜为首,多为淮泗将领。鲁肃的出现和任职,就打破了这个格局。至少,也意味着“第一势力”(淮泗将领)和“第二势力”(流亡北士)的合流。

    既然流亡北士可以进入以淮泗将领为主的军事系统,那么,江东士族将来岂不是也可以?

    后来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将领—— 陆逊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知道鲁肃加盟的意义之大了,也就能够看出吕蒙的意义了。

    吕蒙的身份也很特别

    首先他不是“江东士族”。

    本人又没有文化(少不修书),因此不是“流亡北士”,只好算作“南渡平民”

    即便算他是“淮泗军事集团”中人,那也只是个小角色。

    淮泗将领、流亡北士、江东士族这三股政治势力,鲁肃是都有些关系,吕蒙则是都沾不上边。因此,如果说在孙权的“政治地图”上,三股政治势力分别是红色、黄色和蓝色,那么,鲁肃和吕蒙就是灰色。

    但是孙权需要灰色。

    前期,他需要有灰色把格格不入的三种颜色调和起来。后期,则需要有灰色作为过渡,将政权的主色调,从淮泗将领的红、流亡北士的黄,逐步变成江东士族的蓝。

    从周瑜(淮泗将领)到鲁肃(流亡北士),到吕蒙(南渡平民),再到陆逊(江东士族),线索是清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三国》读书笔记(第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si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