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岸见一郎也是一位哲学家,立志成为一名阿德勒心理学的布道者。阿德勒,全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名奥地利的精神科医生,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哲学的入门书籍,但并不晦涩难懂。它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我们一步步认识阿德勒心理学,让我们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角度重新看待我们的生活。
本书是通过一位知识渊博的哲人与一个烦恼缠身的青年之间的对话展开的,阅读过程中经常能从青年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哲人则帮助青年一一解答困扰其生活的问题。
本书借助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如何从过去、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人生的自由。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而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阿德勒认为企图仅仅依靠过去的原因来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原因论”中。如果说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情决定的,那我们就会陷入一种“绝望”之中,因为过去是无法改变的。
而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是“目的论”。它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事实上,我们会从过去的经历中发现复合自己目的的因素。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甚至有的人会得到积极的影响,而有的人则会得到消极的影响。
经历本身并不会决定什么。而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我们更可能是为了解释我们的现在,而从去过去的经历中寻找“证据”,以达到我们现在的“目的”。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很多人都会对自己有些许不满,比如觉得自己性格不够开朗、体形太胖、工作不够好等等。希望自己能够改变,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变成“别人”。其实这很正常,阿德勒称之为“追求优越性”,人都有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
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足以说明性格改变有多困难。甚至有的人认为性格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性格”一词在人们印象中多少带点“不可改变”的感觉。而“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无论这个选择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认识到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之后,就可以由自己重新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家、时代、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你也许会有不满,也许会对别人的出身心生羡慕。但是,事情不可以仅止于此。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和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人们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而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未来就会难以预测,生活就会更加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相比之下,还是“现在的生活”能让自己更加轻松。
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人们往往选择了后者。改变生活方式其实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的烦恼皆源自于人际关系,这么极端的理论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一个人的宇宙不存在人际关系,也就不会有嫉妒、攀比、竞争等烦恼,甚至不会有“孤独”的感觉,因为“孤独”其实也是由于心里面存在着“其他人”。
然而,只要人生存在社会中,就会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关系。而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工作上的关系,阿德勒称之为“工作课题”;与朋友间的关系“交友课题”;与亲人间的关系“爱的课题”。这三个统称为“人生课题”。
从距离和深度来看,工作上的人际关系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工作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同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而且因“工作”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又变回他人关系。
在工作上逃避的人实际上是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比如害怕面试了却没有任何公司录取,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或者在工作中遭遇重大失败,于是开始讨厌去公司上班,实际上是讨厌因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职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实际上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交友课题是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难以开始和发展。有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其实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爱的课题是最难的课题。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恋爱关系,另一个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阿德勒认为真正的爱应该是让人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一个重要手段。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王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我爱你,与你无关”,我信任你是我的课题,而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吧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而且不能受到“回报思想”的束缚,如果人际关系中存在“回报思想”,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这样的想法。“回报思想”其实就是在“干涉”他人的课题,这是与课题分离相悖的。
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同时也要认识到“课题分离”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干涉别人的课题实际上就是想“控制”别人。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首先要认识到尽管没人愿意故意招人厌,但事实上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2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7个人?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但是并不是让你去惹人厌,而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不被人讨厌,都想被他人认可。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追求他人的认可,就会让自己陷入别人的期望之中。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种生活方式的好处就是我们不必自己去思考人生的道路,按照他人的想法走就可以了。甚至在遇到困难或失败时,还可以推卸责任,因为这不是自己选择的。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而为了不被周围人讨厌,我们甚至会去“讨好”他人。如果周围有10个人,那就要忠诚于10个人。这样的话,暂时就可以不招任何人讨厌了。但是长久的这样就会让自己的人生活得非常痛苦,非常有压力。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人讨厌。
人际关系掌握在自己手里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关系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怎么做是我的课题,对方会有什么反应是对方的课题,不能去操纵他人。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儿童教育
这里穿插一下阿德勒关于儿童教育的看法。
过去人们推崇“批评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现代教育更加认同“表扬教育”。而阿德勒心理学则认为教育应该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表扬和批评其实都是为了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区别只是“用糖还是用鞭子”,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为了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做。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表扬是为了让孩子去做某些事,相反,如果没有了表扬,孩子可能就不会去做某些事。这其实也会让孩子陷入“认可欲求”之中。
就像有的人在毕业之后就很少再主动学习,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毕业之后学习和看书不再有“表扬”,不再能获得“高分数”以及他人的认可。
那么,既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那该怎么做呢?阿德勒认为我们应该用“鼓励”代替表扬,用“谢谢”“你帮了大忙”来让对方感到有价值有贡献感。
活在“此时此刻”
很多人目标远大,他们认为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他们认为人生是一条线,有起点和终点,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
但是阿德勒认为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就像旅行。旅行并不是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然后再以最短的距离返回。踏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就已经开始了,朝着目的地出发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即使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到达目的地,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如果站在弗洛伊德式原因论的立场上,那就会把人生理解为基于因果律的一个长故事。何时何地出生、度过了什么样的童年时代、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进了什么样的公司,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认为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只能照此生活,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忽略“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
但是,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那就不再需要故事。
即使生命终结在“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假如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 人生都是处于一种完结状态。
人生没有普世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这点和胡适的见解如出一辙。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人生有何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