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来读书》读书散文
第四十一期:读书伴我成长

第四十一期:读书伴我成长

作者: 沈大牛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21:12 被阅读43次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从上个礼拜起就心心念念地想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本来的立意是想讲读书的益,鼓励大家拾起久违的书本。反复思忖,觉得谈读书的益大有人在,可是又能带来多少触动呢?然后,昨天和一好友聊天,她是这么说的:

    我觉得可以谈谈你读书的看法和心得体会就好了,每个阶段对书的感受不同,毕竟每个阶段读书的品类也不一样。                                                                  

    ——一位好友

        我茅塞顿开,是呀,不同的阶段我会阅读不同的书籍,而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目的,观点和思考,哪怕是同一本书。而这些不断更新的思考,不断独立的人格,串起来便是我的成长。记得有一位老师就写作告诉过我这样一句话:记住,我手写我心。答案便知晓了,不如就写写我的故事吧。

    大悦,这不主题框架有了,透过不同阶段读的一两本有代表性的书,结合自己的思考,反映出不同阶段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思考,对价值的判断,自然而然地折射出我这26年的成长。

        好吧,有了框架,那就且听我娓娓道来吧!

    01

    少年时期

    好奇心

        少年时期,我想大多数孩子都会和我一样问这两个问题:

        这是什么呀?

        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是什么虫子啊?

        这是什么动物啊?

        这是什么花啊?

        去了动物园,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啊?为什么鸟儿能飞呀?为什么鸭子会游泳啊?

        对身边的世界,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有晴天有雨天?为什么有白天有黑夜?又为什么有春夏秋冬?

    好多好多的问题,在我的小脑瓜子里一个接一个的蹦出来,我好奇地探索着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爸爸读的书不多,妈妈要好一点,但是对于我的问题有时他们也无能为力。不过,在我有一年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给了我一套书作为生日礼物,那便是《十万个为什么》,当时还是拼音注解版,拿到书,我开心坏了,好多好多奇妙的回答。我如获至宝,它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推开门,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原来这叫做七星瓢虫。

        原来这叫做狼。

        原来这是一朵玫瑰。

        为什么狗要吐舌头哈气?

        书里面给了我答案,这是因为狗狗的汗腺全在舌头上,所以为了散热,狗狗就会吐出舌头喘气,这样做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来代替汗水。

    每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我就会打开书本,在书中找寻答案。虽然现在,少年时期的《十万个为什么》早已不知去向,但是那份儿时便萌芽的好奇心,我一直小心的怀揣着。我不曾行过万里路,于是乎,我渴望着通过读万卷书,来找寻答案。

       我想说年少时的我,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我好奇地探索着,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彼时的我会因为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而心满意足,欢喜雀跃。年少的我总是容易满足的,而那时一本书就够了,仿佛拥有了它,我就拥有了一把通往未知世界的钥匙,我打开锁,哇,好美的世界啊!

    02

    中学时代

    探索中

    慢慢长大,我认识了更多的文字,我开始挑战难一点的书籍,而这时候,又是一个生日,爸爸妈妈送了一套四大名著给我,我爷爷是个三国迷,从小就会给我讲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每每电视剧放三国演义,他总会拉着我一起看。于是乎拿到四大名著的第一刻,我便翻起了,《三国演义》,自黄巾起义讲起,到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到最后三国归晋。书中最后一章,“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罢,我似懂非懂,只是觉得这历史精彩,这人物分外鲜活,过了这么久,依然在坊间流传,被后人津津乐道。

    爷爷曾对我说,你读懂了三国,便看懂了这世界。我点点头,心想这一千多年前的三国,与现在的世界又有多少联系?看不懂,那就再看一遍吧,就这样我读了许多遍,我看了漫画,看了电视剧,看了原著,看了陈寿的《三国志》,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听过评书,高中里半夜偷偷的爬起来,和舍友一起“三国杀”(一款桌游)。那时我真的记住了爷爷的那句话,读懂了三国,你便看懂了这世界。可是面对这个世界,我了解的还是太少,我的世界是读书,是考试,是运动,是宿舍,是同学老师,是我的亲戚朋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没有离开过我的家乡,没有出过国,外面的世界,你到底是怎么样的!那时心中便萌发了一个念头,我要走出去!至于去往哪里,我还不知道,我只是单纯地想出去看看,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中学时代除了《三国演义》,还有另一本书对我的触动也非常大,这本书便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至今记得我高一那个暑假,花了一天一夜便把这本长篇小说读完了,那时候读书真的可以叫废寝忘食了,当时我住在爷爷奶奶家,中午吃饭的时候,爷爷叫了我五次,奶奶交了我八次,他们吃完了,菜冷了,我才起身去吃午饭,随便扒拉了一点,便又回房间看书去了。晚上我也毫无睡意,我开着台灯,读了一宿,第二天,天渐渐亮了起来,我合起书,闭上眼,开始回味,回味这书中的人物故事。小说带给我的震撼是空前的,我看到一个热爱读书的少年,如何废寝忘食地读书,是那么如饥似渴,是那么纯粹和发自肺腑;我看到一个不甘于平庸的青年,努力为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我看到一段炽热而又凄美的爱情,当田晓霞去世的消息传来,孙少平的世界放佛瞬间崩塌一般,他是如此炽热的爱着田晓霞,可是现实仿佛重重一击,泪水再也止不住了,他呼喊着田晓霞的名字,他多么希望,他心爱的姑娘没有死。

    刚刚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又把这本《平凡的世界》扫了一遍,依然很有感触,没有读过的朋友,强烈推荐。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时候有种错觉,仿佛我自己就是书中的孙少平,我努力读书,渴求知识,渴望思想的洗礼。那时候真的是最好的时候了,一张稚气未脱的年轻的脸庞,一颗喷薄涌动的炽热的心。人生最美的年华,便是奋斗着的青春岁月,真的很开心,我没有辜负,没有懈怠,我的青春值得怀念,因为我努力过,我拼搏过,我抗争过!

        高中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进入了我心仪的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在这里我又开启了我的又一段旅程!

    03

    大学时代

    大量阅读

        谈及大学的读书,就不能简单的用一两本来概括了,基本上是一周一本书的节奏,有的时候可能两三天我就要去图书馆借阅一本,平时自己也会省吃俭用去买一些书籍。

        刚刚,我去阁楼里把我大学里的读书笔记翻了出来,我打开第一页,我还给自己写了个前言,码下来分享给大家。

    前言:

    都说大学要看很多书,各个方面的,以前读过的就算了,从今天起2012年12月3日,开始记录我的读书生活。

    或消遣,或娱乐,或学习,或思考,总之记录书中语录,分享内心的触动。而其中,自己的感悟尤其要多一些。

    分享一些读书的名言,也给自己一些借鉴。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郑板桥

    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不读书,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什么事都要开始第一步,今天2012年12月3日,杨帆的日子!

    读书笔记一直记录着,大学读过太多的书,也走了很长的路。可以说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几年,你读什么书,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你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谈一本对我有着较为深远影响的书。

    季羡林季老的《人生沉思录》

    先分享一下季老的座右铭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老的很多观点平实而又深刻: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这漫漫人生,对于芸芸众生,都是有且只有一次。滚滚红尘,人来人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走这一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留下些东西,书籍,专利,发明,思想,学生,子孙,一栋房子,一亩田垄,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在我看来,还是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得好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 

    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大学很精彩,来不及回味,我便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请继续看吧!

    04

    工作生涯

    有选择的阅读

    昨儿我给我的107个好友群发了一条消息,大致意思是希望我的朋友能就以下三个问题与我交流:

    1、你喜欢读书吗?

    2、你觉得读书最大的艺术是什么?

    3、工作后,你还继续读书吗?

    前两个问题,答案有很多很多,但是最后一个问题,几乎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会读。

    同样的,我也没有放弃读书,因为有了经济收入,我可以自由的买一些我想看的书,我喜欢看的书。我觉得到了工作后这个阶段,我真正开始关注起选择,我不再什么书都读,我有针对性的读书。职场类的,第一年当少儿英语老师,读了很多关于少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后两年从事外贸,又读了一些外贸,销售的书籍,有了收入,开始读一些理财经济方面的书籍,工作需要用到英语,继续读一些外文书籍。当然自己爱好的历史书,文学书也是没有间断,《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读罢,在折服于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赞叹于作者非同寻常的想象力,欣赏于作者对天下众生的“无边大爱”。

    很多人表示,工作后,比较忙,没有大片大片的时间读书,只能利用碎片化进行阅读。我想这恰恰能够锻炼了我们选择书籍的能力,既然没有时间大量的阅读,那只能凭借着自己早期阅读锻炼的判断能力,选择真正值得一看的书籍,把时间最大化的有效利用。

    一想到我的大半辈子要献给我热爱的事业,我的心就激荡了起来,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冲动的人,我需要书籍给我降温,让我沉下心来思考。未来,还很漫长,没有方向的时候,读读书,仿佛前路就清晰了些。

    工作后,其实对我触动很大的一本书,应该要算《月亮与六便士》了。

    月亮象征着理想,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如果我们忙着捡地上的六便士,便不会抬头看天,也便错失了那月亮;“月亮”是美好的,就像人们追求的梦想,但追求的过程也许孤苦,甚至一无所得。

    亮和六便士仿佛矛盾的对立面,但其实我们人一生都在这两点找寻着平衡,就像天平的两端,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往哪一边倾斜,极少有人,平衡的刚刚好。工作了,我们为这生活付出着,努力着,有的人很幸运,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大多数人便没有那么幸运了,梦想有的时候就是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大部分人注定是平凡的,平凡其实不可怕,普普通通的幸福也是一种美好,不要平庸就好。

    说到底我也是一个追求着月亮的人,六便士要不要捡,要,但我也会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头顶那个美丽的月亮。

    文章写到这里,或许要告一段落了,这世间典籍浩如烟海,有那么几本书陪伴着我成长,我感到很幸福!

    我会一直读下去,一直一直地成长,也许有一天回过头看的时候,我想我一定会为我自己的坚持而感动。

    谢谢你的陪伴,我的书,谢谢!

    微信公众号:来自南邮的狼

    记录生活

    分享感动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十一期:读书伴我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jp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