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邀王莉副教授来我校作读书讲座,王教授用温婉的语调,缓缓地道出了自己的读书故事,每一字、每一句都走进了我的心里。
作为一个读书爱好者,我也有如王老师般诸多故事,只是不如王老师的精彩亮丽,但也确确实实对我产生了影响,影响到我的工作和我的家庭。
刚工作的十年里,不是带班主任,就是带两个高三补习班的语文,教学经验不足,需要学习的太多,孩子又小,读书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大姑娘上三年级的时候,她学会了上qq,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与同学聊天便成了她的功课。刚开始觉得孩子挺有意思,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这样不可以。那时我刚刚接触到俞敏洪老师的教育理论。俞老师建议,父母回家后要和孩子一起读书,即便你不爱读,只要不拿反书就行。俞老师的这几句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当时家里没什么书,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开始买书。
最先买的是我在大学期间读过的所有名著,镇上的书店只有一套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没得选择,我便搬回了家。给孩子买了一些儿童读物,于是娘俩儿开始读书。也是从那时起,我家的电视成了摆设。每天晚上,娘俩儿靠在床上,一人一本书,宁静而详和。
后来到了城里,学会了网购,也跟着老公去过几趟省城的大书店,我便大量购书。我先把那套北京燕山出版社的书扔掉了,全部更换成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再不然是译林出版社或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后来只要是稍有点儿名气的书,我都一概收入。看书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买书的速度,有好多书至今还未拆封。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书极其吝啬,不喜欢外借于人,生怕别人损坏或弄丢。倘若有人借书未还,我还要重买一本放到书架上。碰到同样喜好读书的人,倘需赠送礼物,我必选择送书。
快递员说,我成了县城里买书最多的人。一进客厅,五门大书柜里摆满了书,三个卧室,两个卧室有书架,书架上也是满满当当,后来实在没地方放了,衣柜里也被我开辟了一个空间。
买书成了习惯,读书也成了习惯。一有时间,书便成了我最亲蜜的朋友。感触深的时候,不吐不快,一篇篇读书心得也因之而产生,尽管只是粗浅之作,却记录了我读书的痕迹。
身处小县城,自觉落后于时代,知识与能力仍停留在上学期间,甚至会因琐事而有所退化。我无法忍受精神上的落伍,害怕成为一个浅陋无知的人,便与置身大城市的同学联系,让她们给我推荐最前沿的文学作品。一度时期,我那位文学博士后的美女同学的书单成了我的必购书单。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彼岸学社读书群,那里聚集了一群爱读书的精英,我算是群里的一个蝼蚁。尽管读书群只活跃了一段时间,但在那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天南海北的读书人,分享了好多我从来没有听过的书。我觉得我的世界就此打开了,自觉我的阅读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我走进了除了文学以外的阅读世界,开始读历史、读哲学、读心理学。
也因群里某书友的引导,我开始在简书上写文章,零零散散将近二十万字。写读书心得,写旅游札记,写心灵感悟。很少主动投稿,写文只为悦己,却因各种机缘在我们县级报纸《今日繁峙》和地方级刊物《平型关》及网络平台“人文繁峙”公众号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我也成了个会写文章的人。这无疑是读书的滋养,甚至可以说是读书成就了我。
新校长上任,我被提拔为团委书记。开始创办校公众号、编订《教坛拾贝》校刊,几乎每天都在与文字打交道。我还成立了校教师读书会,聚集了一批爱读书的老师,不间断地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我也常常给学生荐书,我希望我授予他们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我更愿意为他们打开一扇门,让他们跟随我走进文学的世界,走进一个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的美好的世界。值得欣慰的是,这二十来年的教学生涯里,总有一个又一个学生会跟着我的脚步,把阅读当成一生的爱好。
遗憾的是,大姑娘终未如我一般痴爱读书,她上了工科大学。但我想,高考语文130分的成绩,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我的影响。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她会突然爱上阅读。即便不会有这一天,我也相信我多少年如一日地对阅读的这份热爱会影响到她,影响到她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热情。
读书带给我的,还有宁静、从容与淡定。不过多纠结于事,不轻易迁怒于人。接受先哲的教导,看别人的故事,审视自己的人生,明白自己不过是一粒微尘,越来越理解众生皆苦,人要有一颗悲悯之心,要低下头,弯下腰,与人讲真,与人为善,与人共美。
漫漫人生路,一成不变的日子,易生厌倦之心,烦恼之意。有书陪伴,方觉世界之精彩,岁月之美好!闲暇之余,一书在手,是最惬意的事情。我始终钟爱这样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