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大教堂的穹顶上绘制了400多幅真人大小的画像。据称,他在完工时写道:“如果人们知道我为了精于此事付出了多少心血,整个事情看起来就不那么美妙了。”
这段话出自彼得·布朗等学者共同撰写的《认知天性》一书。当然我看过的别的书中也出现过。
为什么我要专门的说说明这段话的出处?不仅是因为我很喜欢这段话,也因为我在看过它之后想重新找到它却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大概花了十几天的时间。
因为不止在我近期读的一本书中看到过,所以我很笃定自己在用到的时候能够很快检索到,但现实是,我确实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
这段话我原本打算在引用在12月9日的文章末尾,但当我真正想要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怎么都找不到出处。我在认为可能出现的电子书里使劲搜索我认为可能的一切关键词,却依然无果。甚至我求助搜索引擎,就像我之前搜歌词一样,写出大概也能搜到,但这次居然什么都搜不到。 为了不耽误当天的更文,最后我只得放弃,想着第二天可能就想起来了。
但之后的几天还是没找到,我甚至开始怀疑看了假书,明明记得看过怎么就是找不到呢。我恨自己终究养不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为了提醒自己我把它写在了备忘录里。然后就在前两天,我听樊登讲《认知天性》这本书,发现它居然就在这本书里,而我此前可是在这本书里搜过好几遍的。
我赶紧搜索这本书,真的找到了,而我还在这段话下面划了线!
讽刺的是,这本书的就是告诉你这样的被动学习学习是最无效的,我不得不感慨自己终究没那么容易走出认知天性的陷阱。
这本书里说,我们学习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去划线,做各种各样的标记,这是因为大脑喜欢,因为这会让我们以为自己已经会了或已经记住了书中的内容,但这只是假象。它不需要什么脑力就能让大脑产生愉悦,但是,轻松的学习是最无效的。这也是很多时候尽管书上到处都是标记,但我们还是记不住内容的原因。
这件事让我明白以下几点:
1.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对于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或以后可能用到的案例,不要想着用的时候再来检索,要当场就记录下来,别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2.要保持思考,对于心中的疑问,要时常琢磨,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某个时刻找到答案。
3.读书不要满足被动的吸收,不能看过就过了,对于书中好的建议,一定要实践、实践、实践, 只知道不行动依然等于零。
4.时刻记住养成好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要急躁,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5.最重要的是要你要明白努力过并每没有那么美,就像你现在做的这些甚至会让你对自己有点失望,但你要知道一切都值得。
你不需要一步登天,但要保持前进的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