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在县城一家水站上班,每天骑一辆带斗的三轮,给要水的居民送水,桶装矿泉水。送水的小刘,河北人,二十几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瘦瘦的,但看上去挺精神,就是脸有点黑。
小刘每天都比老板娘宋姐先到水站。一般宋姐八点左右才到,到了,开开门就给他派活儿,那是宋姐昨天晚上接的。“十桶。”宋姐递给他一个写满地址的条子。小刘说,“哎”,接了,便开始装车,装完车,摇着铃铛就出去了。有时宋姐说,“六桶。”小刘就会说,“再等等吧,等够一车一块送。”有时宋姐说行,有时又说不行,说要水的人家着急,得赶快送。
小刘蹬着车到了要水人家的楼下,他一般再拿出宋姐给的字条确认一下,确认无误了,才扛起一桶水上楼。一桶矿泉水大约三十多斤,小刘觉得不重。小刘浑身是劲,小刘有的是力气。到了那家,敲门,主人开了门,他先不进去。
他问,“是您要水吗?”
“是是,请进。”
主人应了,他才进去,放下桶装水,拿下饮水机上的空桶,再把桶装水的塑料袋子扯下,把封口的小盖扣出来,抱起桶装水,放到饮水机上,水桶里汩汩冒出气泡。小刘说,“好了。”
主人把早准备好的水票交给他,他把塑料袋子和小盖收拾起来,打扫干净,出门。
主人说,“谢谢!慢走。”
他说,“不客气。”
也有什么话也不说的人家,就那样静静地看着他把水桶装到饮水机上,然后伸手把水票给他,又看着他出门,砰地又关上了门。碰上这样的人家,小刘也省了话,但出了门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水站有三个人,老板娘宋姐,小刘,还有一个也是送水的,老刘。宋姐三十多岁,圆脸,长发,微胖,有一米五八的样子,本地人,能说会道,是个场面人。卖水票,接电话,和矿泉水公司结账,无论和谁,总是满口笑,一笑眼都眯成一条线。电话一响,宋姐超不过三声准拿起来,第一句总是,“您好,福泉水站。”声音甜而脆。接着就是,“您稍等,我记一下地址。”再跟客人重复一遍,核实没有问题了,说,“中午十一点前给您送到,再见。”总是那么客气,让人听了如沐春风。老刘是河南人,一家三口全在白塔县打工,叫老刘,其实他岁数也不大,才三十多,但相对于小刘来说就是老刘了。老刘老婆在社区打扫卫生,每天上班早。老刘要送完孩子上学,才到水站来,老刘孩子上小学二年级。老刘一般八点半才到水站,这时小刘已经送水走了。早送一趟,晚送一趟,都没关系。宋姐早有安排,小刘先送,老刘后送,然后再小刘送。按顺序来,不打架。不过一般还是小刘送的多些,毕竟来得早。
水站也不是总忙,眼见没事,小刘就爱附近转转。跟宋姐打声招呼,“宋姐,没事吧?”
宋姐在桌子后探出头来说,“没事。”
“那我转转去,有事给我打电话。”
宋姐说,“去吧。”
又低下头看她的手机去了。
水站离大市场很近,拐过一个路口就是。小刘爱上大市场去,觉得跟老家大集差不多。不过老家大集全是露天,这里大市场经营全在房子里。大市场里有三座二层楼,小刘全去转过。东边的一座,一层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锅碗瓢盆、勺子铲子菜刀、扫把拖把土簸箕、各色布匹,以及红白喜事用的红花、喜字、彩带、红包,还有装老衣裳、白布、烧纸......二层西侧经营学生用品,书包、白纸、作文纸、笔记本、田格本、作文本、练习本、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二层东侧主要经营各类玩具以及体育用品。全是一个一个小摊位,个体经营。
中间的和西边的那座,两座一层全是经营电器的,也是一个摊位连着一个摊位,经营品种都差不多,无外乎钟表、随身听、电话、插座、收音机、手机、U盘、硬盘、充电宝......只要你能想到的,这里准有,就是你想不到的,这里也有。
两座的二层也全是一样卖服装的,不过西边的要比中间的档次高一点,价格也贵一点。小刘买衣服,一般都去中间的二层,便宜实惠。
三座楼的前边是一片空地,划好了一个个停车位,那是停车场。停车场的北边还有一排铁皮板房,十几个摊位卖各种吃食。小刘午饭一般在这里解决,一个盖饭或来一碗拉面,总之不到十块钱,管饱。在铁皮板房最靠东边有两家不是卖吃食的,一家是卖小玩意的,什么贴画、小镜、钥匙链、剪指刀、水杯、皮筋、头花......学生光顾的特别多。旁边紧挨着的是一家小书店,卖各种书,《朝花夕拾》、《边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茶花女》、《呼啸山庄》、《百年孤独》、《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初高中必读书目一样不少。还有好多青春书籍、文学书籍、医药书籍,整整齐齐装满了九个特大书架。店面不大,容量不小。书都不贵,五块八块就能买下来,很少有超过十块的。顾客也主要是学生。小刘爱看书,小刘也常来,但小刘只看不买。一来二去和卖书的老板娘也就认识了,尽管彼此不知道名字,但脸熟。每次他来老板娘都是笑笑说,“来了。”弄得小刘直不好意思,但小刘还是忍不住来。
小刘来小书店不为别的,就为免费看看书。小刘清楚记得《三国演义》、《边城》、《朝花夕拾》还有《弹痕》、《诛天》,都是在这看的。现在小刘在看《明朝那些事儿》,一天不来看,都感觉挠心挠肺的,晚上睡觉都是这事。不过,今天来,小刘准备看完买一本,买一本《唐诗三百首》。这个小刘已经考虑一段时间了,总白看不好,要过一段时间就买一本,不然太不好意思了。要买的书都想好了,先买《唐诗三百首》,再买《宋词三百首》,然后再买《纳兰性德词》,小刘觉得古诗词有韵味,可以常读。
在门口坐着的老板娘看见小刘来了,依旧对着小刘笑笑说,“来了。”小刘也对老板娘笑笑说,“这没事,来看会儿书。”老板娘说,“看吧。”
有一个小时了,小刘的手机响了。小刘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看看是宋姐的电话,接通叫了声,“宋姐。”那边传来宋姐的声音,“小刘,赶快回来,来活儿了。”小刘答应,“哎。”放下电话,把一本早挑好的《唐诗三百首》拿起来,问老板娘,“这本多钱?”老板娘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书,说“你给六块吧。”小刘知道,这本书要卖八块的。小刘交了钱,对老板娘说声,“谢谢。”赶紧小跑着回水站了。
小刘不在县城住,小刘租的房子在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子里。三间平房,房租也不贵,一个月二百。租房的时候房东说不可以转租,主要是看你这孩子老实,帮着看看家,房子里的东西可以用,但不能给卖了。小刘知道遇到好人了,一再表示感谢。小刘送水的三轮车就是房东家的。房东两口子都在县城住,一般一个月来老房子一趟,一是看看房子,一是跟小刘把租金收了。
小刘把车停好,拿钥匙把锁打开,把三轮车推进院子里。看看天气还早,就拿起笤帚打扫院子。深秋了,柿子树叶开始慢慢落了。小刘喜欢干干净净,那样,他才觉得是一个家。收拾完院子,拍了拍身上的土,在水管洗了手,小刘才进屋里。
晚饭吃什么呢?今天他买了一个萝卜,就做萝卜汤吧,他想。天有点冷,喝点汤暖和。喝完汤,小刘躺在床上看书。他一般很少看电视,费电,电费要自己出的,可没包含在房租里。以前小刘在家看的是四卷本的《射雕英雄传》,他看了不知几遍,书都卷了边了。他喜欢里边的黄蓉,曾不止一次在梦中与黄蓉相遇,他也想找一个黄蓉一样的姑娘。今天,小刘看的是新买的《唐诗三百首》,一会儿功夫他就沉浸在唐诗中了。
第二天上班,中午,小刘和老刘一块到大市场吃饭,一人一大碗兰州拉面。
老刘一边吃一边问,“小刘,上回你说还没对象,现在有了吗?”
小刘低着头吃饭,说,“还没呢,谁能看上咱?”
老刘停下筷子看着小刘,说,“跟你说个事,认真的,我和你嫂子把你的事说了,咱们认识时间也不短了,看你也是老实孩子,你嫂子有个老妹子和你岁数差不多,也在白塔打工,我和你嫂子就商量,给你介绍介绍,你说中不中?”
小刘也看着老刘,他看老刘那认真的样子不像开玩笑,想了想,说,“中,但我不保证成,到时候老哥你别有想法。”
老刘笑了笑,说,“成不成在你们自己有没有缘份,我们只负责你们认识。”
小刘说,“那谢谢老哥了,哪天见面您定。”
老刘说,“好,晚上我回去就让你嫂子联系。”
见面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老刘的老婆叫李翠英,在家行二,上边有一个姐姐,下边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子。妹子最小,叫李翠红,今年二十四,比小刘大一岁。这几年翠红一直跟姐姐姐夫一起在外边打工。翠红在一家生产雪饼之类小孩食品的公司上班,每二周休息一天。翠红在厂子住集体宿舍,晚上加班也方便,一般不在翠英租的地方住。
老刘老婆是差不多中午的时候,带着翠红来水站附近的路边和小刘见面的,老刘也过来了。老刘介绍他们认识,几人又说了有几分钟的话。老刘就对小刘说,“我和你嫂子还要回去给孩子做饭,你们自己谈谈吧。小刘你下午的活儿我全包了,你放心吧。”
小刘微笑着说,“谢谢老哥,谢谢嫂子。”
老刘和老刘老婆翠英转身走了。
小刘看着翠红。翠红有一米五多的样子,脸圆乎乎的,身上也不瘦,把薄羽绒服都撑得鼓鼓地。小刘想真富态。
小刘对翠红说,“咱们走走吧?”
翠红说,“中,去哪?”
小刘说,“就往前走吧。”
两人就沿着人行路往前走。
路边梧桐树的叶子有的已经黄了,有的还绿着,偶尔还有几片落在人行道上。
两人就这样闷头往前走,有三分钟了,谁也没说话。
小刘看了看翠红,又看了看天,首先打破了沉默。小刘对翠红说,“今天天儿还不错,比前几天强,能看见蓝天了。”
翠红低着头,说,“前几天从宿舍出来,一眼都看不见车间。”
小刘说,“你看这天,咋就这大污染。”
翠红说,“污染再大,大家也愿意来,在我们老家都找不到工作。”
小刘说,“是,我也一样。”
翠红问,“你来几年了?”
小刘说,“三年多了。”
翠红说,“我也三年多了。”
小刘说,“快中午了,咱们一块吃顿饭?”
翠红问,“去哪?”
小刘说,“前边不远有一个小饭店,做山西刀削面的,你看行不?”
翠红说,“中,我哪都中。”
吃完饭,小刘又带翠红去公园转了一圈,两人谈的挺投机,临走互相留了电话。
小刘本想着带翠红去看场电影的,可后来一想电影票太贵了,四五十一张,也就没说。
和翠红分开,小刘还是去了水站。老刘不在。
宋姐看见,问,“小刘,人相的怎么样?”
小刘笑了笑说,“还行吧。”
宋姐也笑,说,“还行,就是行呗。成了,请我喝喜酒。”
小刘说,“没问题。”
宋姐咯咯笑出声来,说,“正好够一车,你走一趟吧。”
小刘说,“好的。”
小刘接过宋姐递过的条子,转身装车去了。
日子平淡地过着,小刘和翠红的恋情却如火如荼。两人每天都要在微信里交流,东拉西扯,两边的家庭成员也搞得差不多清楚了。两人还去看了场电影,《大鱼海棠》。他俩都是第一次看这种需要戴着眼镜看的电影,他俩感觉电影里的人就在身边,跟要出来一样,梦幻一般。
看完,翠红问小刘,“如果我遇到危险,你会像鲲一样去救我吗?”
小刘看着翠红的眼睛,用双手捧起她的脸,严肃而认真地说,“放心,我会的。”
翠红把脸埋进小刘的怀里,说,“我也会像椿一样。”
春节小刘还带翠红回了老家过年,家里父母见了,也非常满意。说什么时候结婚你们自己定,他们没意见。
转眼春暖花开。
一天老刘对小刘说,“跟你说个事。”
小刘赶快凑过去,说,“老哥您说。”
老刘说,“我们有几年没回老家过年了,前些天你嫂子把翠红和你的事跟她妈说了,过几天翠红她爸妈要来,你要有点准备。”
小刘说,“我俩的事翠红也和她爸妈念叨过。翠红和我说过。这事我知道。老哥您说我准备什么?我听您的。”
老刘说,“他们来了住我那,你买些东西去看一下,和两位老人家见个面。”
小刘又问,“您说我都买啥?”
老刘说,“她爸喝酒,你就给买两瓶酒,本地出的就行。她妈吗?我看北京稻香村的点心不错,你买点让她尝尝。”
小刘说,“没问题。”
老刘愣了一会儿,又说,“还有一个事,就是关于你俩要结婚,她妈可能会要彩礼。”
小刘说,“这个我听翠红也说过,您那地方行这个,不知道会要多少?”
老刘说,“这个可没谱。”
小刘听了有点紧张,忙问,“那怎么办?我给不起怎么办?”
老刘说,“你听我说,他们要多少,你都不要答应。”
小刘又问,“那我怎么说。”
老刘说,“你就说需要回家和父母商量。”
小刘说,“知道了,谢谢老哥。”
翠红二老如约而至。小刘特意和宋姐请了假,老刘也请了假。
宋姐说,“瞧瞧这事,全请假,可说好啦,明天下午早点过来,还有活儿呢。”
一切如老刘安排的那样。小刘买好了东西和翠红一块去了老刘家。
翠红二老都六十上下岁年纪,穿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特意采买的。老头上身穿一件黑色夹克,下身穿一条蓝裤子,都崭新的,脚上还穿着一双黑色的新皮鞋。老太太全身上下也全是新的,上身暗红大花对襟褂子,下身也是蓝色裤子,脚上也穿着一双黑色皮鞋。
一通寒暄客气是避免不了的。
翠红二老对小刘的表现还是满意的。中午吃饭小刘老刘还陪着翠红父亲喝了些酒。
吃完饭,翠红和她姐翠英去刷家伙洗碗,孩子跑街上玩去了。屋里剩下翠红二老,老刘和小刘。说了几句闲篇。就听翠红妈说,“小刘,我和翠红他爸对你都满意,你父母同意吗?”
小刘陪着笑,说,“阿姨,我爸妈没问题,他们让我自己拿意见。”
翠红妈说,“那就好,那就好。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办事啊?”
小刘笑着说,“这个还没和我父母说。”
翠红妈说,“那得提前说。”
小刘说,“是是。”
翠红妈又说,“按我们那边的规矩,这娶媳妇得有彩礼。”
小刘一听正事来了,赶紧说,“您说您说。”
翠红妈说,“我们那现在一般二十万。”
小刘低着头,过了一会儿说,“我们家也不富裕,这个和翠红说过,她也去过我们家。我一直在外打工,挣的也不多。”
翠红妈看了一眼闷头吸烟不说话的翠红爸,又说,“最少也要十万,以后翠红就是你们家的人了,这大老远的,我们两口子以后还指不定能不能看见呢?”
翠红妈说到这,嗓子好像有些哑。
小刘赶紧说,“我们以后会常去看您的。”
翠红妈清了清嗓子,又说,“彩礼的事,结婚前得定一下。”
小刘说,“这个我需要和我父母商量一下。”
翠红妈说,“商量一下也好,十万,不能再少了。”
老刘这时说话了,老刘说,“爸,妈,您看我俩在一块上班,这一请假全请了,水站就剩老板娘一个人,老板娘说下午得早去。”
翠红爸听了,就说,“那你们先上班去吧。”
老刘和小刘出屋和翠英姐俩打了个招呼,就骑车往县城方向。
路上,老刘问小刘,“咋想?”
小刘挺郁闷,说,“能咋想,跟家商量商量再说呗。”
老刘说,“翠红她妈就那样,不仅她妈那样,我们那全那样。她还等着你的钱娶儿媳妇呢。孩子他舅比翠红还大,也没结婚呢。”
小刘不言语,紧蹬车。
老刘追上他,说,“你慢点,着啥急。”
小刘说,“我咋不着急?”
老刘说,“你和翠红的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小刘问,“啥意思?”
老刘说,“老两口不能总不走吧?你呀,就先拖着。等机会你问问翠红愿意不愿意,翠红要是愿意,等他俩一走,你们就自己把婚偷偷结了,看他怎么办。”
小刘怯怯地问,“那行吗?”
老刘哼了一声,“怎么不行?跟你要钱你又给不起。你呀,别跟我似的,我娶你姐也给了彩礼,那全是借的。借的,得还吧?都是结婚以后我们俩人还,你想想有多难。你姐也不乐意,我想翠红也不会乐意。你有空问问翠红。”
小刘说,“谢谢姐夫,我知道了。”
晚上,小刘在微信里就和翠红聊,正如老刘判断的,翠红也不乐意。两人一商量决定采纳老刘的建议。可怎么能躲过这几天呢?小刘就建议,他们二老第一次来,咱们这儿离北京近。咱俩请假,陪他们二老去北京转转。咱们这么多年了,也没玩去过,豁出去俩钱,也一块儿开开眼,让他们二老也高兴。两人就商量去哪。最后定下来几个地方。第一天去白塔县长河镇看桃花,万亩桃花海,全国第一,现在正是赏花的最好时节。第二天安排去天安门和故宫,到北京必须要去的,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第三天就去八达岭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到北京哪能不去长城。两人商量先安排三天,剩下看看情况再说。
翠红和二老一商量,二老还正有此意。小刘和翠红就都请了假,陪二老。
连续三天早出晚归,二老大饱眼福,连说这趟没白来,夸小刘会办事,但一天到晚坐车走路也把他们累得够呛。小刘翠红和二老商量第四天去哪,二老说什么也不去了,说要休息。这也合了小刘和翠红的意,他们也就请了三天的假。
老两口又在翠英那住了几天,也没见小刘给个准话,想着小刘带自己这逛那逛,一辈子也算开了眼,也没好一再催,就着急家里的农活,张罗着回去。
回去那天,小刘和翠红特意都请了假,到火车站送。又给二老买了北京烤鸭、果脯,还有几只皇宫烤鸡,还给买了车票。临进站,翠红还给老太太三千块钱,说是这几年过年没回去,让爸妈回去自己买点吃的。翠红妈接了,但对翠红的婚事仍不放心,把翠红单独叫一边去有嘱咐一番,无非是结婚一定要要彩礼,千万不能不结婚就住一块之类。翠红一个劲地点头。老两口这才高高兴兴提着大包小包进站走了。
小刘和翠红从车站出来,翠红的眼泪就下来了。
小刘搂着她,说,“不哭了,都高高兴兴走了。”
翠红说,“我怕以后再也看不见他们了。”
小刘说,“不会的,等过几年咱们有钱了,就去看他们,他们能理解的。”
翠红说,“谁知道呢?我妈还等钱给我哥娶媳妇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