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活法》这本书的前两章,乍一看好像心灵鸡汤,要不是在樊登读书听了一遍,估计都看不下去。
如果用心体会能感觉到作者的真诚和真实,没有任何迎合读者口味的东西。虽然都是一些大道理,却能感觉到作者的苦口婆心,想把毕生的人生感悟倾囊相授给读者。
稻盛和夫人生哲学为什么都是大道理呢,那是因为普通读者和作者的修为之间还隔着一条鸿沟,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非常简单与老子的大道至简不谋而合。
有一本书把稻盛和夫和王阳明放在一起对比两者的哲学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
摘录和感悟:
1.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提升心性,磨练灵魂。人生在世,为欲所困,这是人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本性,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富、地位和名誉,就会沉湎于享乐。
上述这些东西不能带往来世,只有“灵魂”不灭。
2.你为何来到这世上?
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感悟:我们每个人大部分时候都是按照人的本能行事,譬如对物质的贪婪,对金钱的追逐,时常陷入打或者逃的状态等。
那么所谓的修炼就是要逆着人的动物属性行事,确实很难,一步一步修炼,日日精进方可慢慢摆脱动物属性,这就好比是恶魔与自身的魔性作斗争的过程,何其难啊?
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非常的重要,这就是自我精进的过程,净化心灵的过程。
3.何为人?何为正确?
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自利利他等。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虚伪,懒惰,傲慢,卑怯,贪婪,不能骗人,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
让自己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这就是人生获得巨大成果的秘诀,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人格=性格+哲学 与生俱来的性格,加上在人生道路上学习到、领会到的哲学就形成了人格。
感悟:看似简单的原理和原则,做到却不容易,这就是道理我们都懂,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知易行难啊,我能做到凡事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自利利他吗?
很显然做不到,因为这里每条原则都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勇敢地做自我的观察者,发现问题,接纳然后改变。
4.修身养性具体怎么做呢?
释迦牟尼谈到参悟之道,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精进”,拼命努力、心无旁骛、埋头眼前工作。这就是提高心性、磨练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虚度。认真的程度要达到极度好像很“傻”,但是只要坚持这种人生态度,一个平凡的人就能脱胎换骨,变成一个非凡的人物。
感悟:稻盛和夫和王阳明的思想很接近,都是在事情上面磨练心性,当下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修炼,洗碗是修炼,扫地是修炼,带娃是修炼,学习是修炼,运动也是修炼,只有专注在当下就好,一个个当下组成了今日,一个个今日组成了一生,过好了每一天就过好了这一生。
5.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更幸福?
人生 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人生和工作的成果由上述三要素相乘而不是相加得来。这三个要素中思维方式最重要,那么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向上、有建设性、有感恩心、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性格开朗、对事物持有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关爱心、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等。
感悟:这些道理好像小时候书上就学过,并没有入脑入心,作者建议把这些基本原则记在脑袋里,甚至要入心,成为我们的血肉。
6.你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
你心中想的是好事,是善念,你的人生就将是美好的;你总动坏脑筋,充满恶念,你的人生就不会顺畅。
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他自己常常在心中描绘的那种境况。让我们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这是我们思考如何度过人生的大前提。
7.心不想、事不成。
一个人心中描绘的事情或心中的愿望,会如愿地在其人生中出现。因此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这样、必须这样”,这种愿望比谁都强烈,热情达到燃烧的程度,这比什么都重要。
感悟:要想有好的结果,就要敢想敢做,心想才能事成,连想都不敢想,就别提做成事了。
这和王阳明的心即理,心外无物的思想也是很接近的,乍一看有点唯心主义的味道,想是很重要但是光想还是不够的,所以要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