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相信,在茫茫的宇宙中,会有一颗星星永不停止燃烧的,我不知道它在哪儿,但我知道它一定存在,并且等着我的到访。 ——阿妮雅
这本书的名字是 the star out of window,译者结合故事情节译为“追星星星的孩子”,乍一看题目,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关于儿童的兴趣爱好的书籍,但实际上是一本反映家庭暴力的书籍。
十岁的阿妮雅和五岁的诺亚突然有一天被一群黑衣人带到一个寄养家庭,并且被告知他们的妈妈不在了。偶尔有一天她看到“妈妈的星星”在征集名字,震惊之下,她做了一个决定,偷偷离开寄养家庭,亲自到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亲自告诉他们,“妈妈的星星”的名字。
儿童视角,以柔克刚,让“暴力”柔化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相较于反家暴书籍真实案例露骨直白的伤害呈现的方式,这本书以儿童视角来看待这场暴力,我们跟着这个十岁孩子的追星之路,一步步揭开事情的真相:妈妈一直活在暴力之下,但是她把我们保护得很好。在这种“好”的骗局之下,揭开真相时,却是另外一番滋味,虽无血腥,却幕幕扎心。
在文章中有很多细节,能够看到爸爸的暴力:
“回家游戏”,爸爸无论在多远的地方,哪怕是在另一个国家出差也总是能每天四点准时打电话回家。
“先消失后道歉游戏”。每次爸爸打坏东西,比如盘子或者椅子,又或者是妈妈在他移动家具时摔倒后,他就会玩这个游戏。
为了让孩子们免遭暴力,妈妈也会玩游戏:
每次爸爸干完活回家,需要挪动家具时。妈妈都会让我和诺亚一起看《狮子王》,她会朝我们抛一个飞眼锁上房门,然后用遥控器打开电视……有时候,爸爸会用力锤门,大声喊妈妈的名字,这时,她只好我和弟弟一起看电影。
暴力的展示,除了露骨直白的伤害,这种孩子视角的隐晦说法,更让人细思极恐。年幼时不懂得,长大后,这种伤害就会从骨子里长出来,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别人。就像是一颗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但,只要遇到那个时机,它就会一触即发。
在这场暴力中,首先呈现的是女性地位问题。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女性地位问题是很明显的:极妖,极弱。要么是妲己,要么是祥林嫂。
妲己,至妖至媚,男人的宠物,女人的仇敌。辗转在人间,无论在男人还是女人里,都容不下自身;祥林嫂,至弱至卑,强者无视,弱者欺凌,任谁都可以上前随意践踏。
从这些形象里看出的是——女性失语。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观点,在男权中迷失了自我,被男权思想迷惑,无意识中自觉成为男权的拥护者。所以,女人开始变态—— 女人就活成了“女强人”,自诩为我不需要男人,没有男人我照样事事做的精彩,比如顾佳;或者变成了女“抢”人,瞄准别人的家庭,我看上的男人,个个逃不过我的魔爪。比如林有有;或者变成女“枪”人,折磨别人,我受过的罪,你也来体会体会,比如旧社会的恶婆婆。
都说“女人何必为难女人”,因为,女人最懂女人的痛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不觉间女性自身竟成为男权伤害女性的最得力的帮手。
其次是,儿童的问题。
最近又一次冲上韩国热搜的事件:一则“郑仁啊,对不起!”,占据韩国社交媒体热搜榜第一。上一次在青瓦台群情激奋的请愿场景还是“素媛案”赵斗淳事件。距离其出狱不到一个月时间,又一起丧心病狂的“虐杀案”在韩国引发轩然大波。
这种新闻时有发生,有时是来自外人的伤害,有时是来自家人的伤害。无论是哪一方,在我们感慨“人类幼崽太弱小时”,真的不该反省一下其他方面吗?
生儿育女,是为了什么?我生的,就归我管,孩子是我的私人财产,对吗?
当一些自己都没有活明白的人,稀里糊涂地生下了孩子,把他们遗弃,然后哭着说我都还是个孩子怎么去抚养孩子时,对这个孩子公平吗?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还有未来吗?
幸运的是阿妮雅和诺亚找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养母,可是,这世上有太多不幸的孩子了。
一本好书,献给所有的女性,献给所有的孩子们。
无论何时,请记住,做一颗燃烧的小行星,用炽热的火照亮夜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