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者何也,可以是陡峭的山沟,或是深邃的海沟,其实,更多时候是指横亘在人心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沟。代沟就是这么一种神奇的事物,代表着年轻一代与相对年长者之间思想,意识,观念,行为等方方面面诸多的差异。
代沟,似乎每个国家的社会都有,然而,中国在这一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年轻人和长辈之间除了都说中文,其他很多方面表现得却像是俩群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中国发展得太快了,快得有些让人无所适从。都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以西方为参照,改革开放以前出生的长辈们可以说相当于比我们早来到这个世界几百年,毕竟谁能想到40年前一个民生问题尚以解决温饱为主的第三世界国家短时间内一跃成为如今趋向于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美日欧近几十年来都是差不多的发达繁荣,非洲等地区几十年来都是差不多的贫穷落后,自然两代人之间的差别就不如中国此般明显。
解释了国内代际差异的来源,那么就该分析代沟具体产生的过程了。
长辈们相比年轻人,更多地体现出传统中国人的一个典型特征“求稳”:上学要上公家的,工作要编制的,最好是离家近的,不要去体制外;结婚对象要是能“白头偕老”的,最好不要离婚,而且最好是老乡;一定要买房,再贵也得买……总之就是希望子女能平平稳稳能度过一生,不要有什么大风大浪。当然现在觉得小一定会批判这种人生观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仔细琢磨这种心态产生的背景,可以发现,这是典型的农耕民族的特征。农业,由驯化野生植物活动而产生,农业不仅仅提高了生产力,还使人类逐渐走向定居(当然在刀耕火种阶段还是有一定的迁徙),这也是聚落产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古代的小农经济也是十分脆弱的,这也直接催生了一大批民间有关祈求风调雨顺,社稷安定等愿望的习俗。因此,稳定,是农业社会维持的极重要的条件,农业生产收到破坏,往往就是古代民不聊生,进而导致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历史悠久的求稳心态,使得我们不同于喜欢迁徙,富于冒险精神的西方人以及犹太人等。即使在几十年前,读书很便宜,工作是包分配的,住房则是福利分房,对象总体上也是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中国人在人生观上,似乎比较遵循能量节省原则,宁愿活在熟悉的现状,也不愿打破常规。
可以说,我们的长辈们大部分就是这么“稳”过来的,因此在对年轻人进行人生指导时,难免会带有过去的印记。他们不少人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变化,对待子女自然就是想把他们拉回到自己熟悉的轨道。一部分人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挤破脑袋也要考进编制。或许是出于对子女的爱,但长辈的建议就未必十分适合年轻人。
工作,是一种人在社会上从事一定劳动作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取得生活报酬的行为,你可以仅看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好地则是视其为升华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显然,长辈们大多是前者,故所以他们以各种理由,让子女进事业单位,做行政,教师,银行业务之类的工作,而且越是小地方越如此。理由千百种,归结起来不外呼一个词:稳定。尽管体制外的工作往往薪水更高,但这显然不是长辈们最钟意的因素,按他们的解释,薪水再高如果不是在体制内也是朝不保夕的,随时可能“饿肚子”。只有体制内的工作,才是朝九晚五,风光体面,旱涝保收的工作,讲出去才有面子,而且有女儿的家庭会很中意身为公务员的女婿。然而,年轻人正当气盛,岂能忍受平凡的日子,没有激情的日子反而苦如黄连。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谓的铁饭碗讲越来越成为一个伪命题,反映在当今,就是90后入职场后相比前辈,跳槽率的剧增,有人说他们任性,但在笔者眼里看来,这是勇敢而又有追求的一代,或许从90后开始的一代人才真正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需求及目标,认为工作能否给自己带来乐趣,提升自我,实现梦想,而不只是个饭碗。跳槽不一定是不理性,恰恰可能是他(她)还在探索人生意义的过程中。不仅如此,年轻人的创业率也是大大高于过去的人,若是保守必不敢如此,可见,年轻人敢于突破也敢于承担风险。至于老一辈常说的铁饭碗,其实并不绝对存在,社会发展越快,职业的更新换代速度也会不断加快,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如今光是很多与Al技术有关的职业,在十年前的神州大地上可能还不存在。而一些看似传统稳定的职业则面临消失的境地,比如工厂工人,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初期一段时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时代,工厂工人是很吃香的,国民经济也在快速发展,现在却有很多企业通过“机器人换人”来大规模裁员。就连看似万年不动的国有银行,也收到了马云的支付宝方面的压力。总得来说,年轻人求职相比过去的人更加懂得自己的需求,自己的目标,业余学习提升能力也比老一辈人强了不少,这正印证了一句话: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奢求一个稳定的职业,而是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能够有本事。
而婚恋领域,可以说是中国代沟的重灾区了。网上流行着一个段子“学生时代不让我谈对象,毕业了却催着我找对象,中国家长,你到底要我怎样”。虽说语气比较戏谑,但多少还是道出了一些已入职场的小年轻的无奈。的确,学生时代,大人千方百计严格限制异性间的交往,美名其曰防止早恋,以便能够专心学习。早恋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奇葩词汇,它意味着在我们国家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的恋爱是不正当的,这种反人类的观念目前也只有中国才有,而因过度防止早恋而导致的悲剧相信已经够多了。这是时代产物,毕竟文革期间错误的教育政策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故80年代许多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以成为建设国家人才为荣,这时候,学生时代男女之间的那种小九九,在国民心中开始变味了,因为这会被视为不珍视受教育机会,不顾惜前途的行为。直到当今,大学以前的恋情(或者是看起来有点苗头)仍然很有可能遭到粗暴干涉,这导致很多人书读得挺好,却不会与异性交往了。笔者以为,就算学生时期不能谈恋爱,也不要把正常的异性交往一棒子打死呀!而且非常坑的是,被剥夺了与异性交往的能力以后,就被催婚,结婚后就被催一胎,二胎,而且必须在30岁以前完成。老一辈人似乎认为婚姻是可以速成的,这与中国传统的只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忽视恋爱关系建立的过程的观念有关。可是,就连谈了几年的情侣都有可能分手,通过相亲速成的夫妻生活会幸福吗?而且动不动要房要车,给男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当代年轻人更加独立,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在年轻人眼中,婚姻不是必须,而是可供选择的权利,结婚对象必须是从灵魂方面都十分契合的人,宁愿单身也不会凑合,婚姻维持不下去就可以解散,要不要孩子那更是要得凭自己的意愿了。笔者以为,将有更多的年轻人注重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更加懂得享受生活,不为所谓“剩男剩女”的称号所囿。
在发展地方面,长辈认为子女应该“父母在,不远游”,工作居住地离家近最好,方便照应。当然不是说这种观念一定不好,你如果能在离家近的城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同时又能继续享受亲情,这也无可厚非。不过,新时代的年轻人显然更有冲劲,更具拼搏力和创造力,小城市相对较少的工作机会,纷繁复杂的人情关系显然并不会让大多数年轻人感到满意。况且,中国区域城市首位度以及中心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明显的,这就意味着大城市集中了更多的优质资源,所以广大毕业生才会对机会众多,且竞争公平的北上广深趋之若鹜,正如一个段子“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每年都在为深圳的华为和腾讯做嫁衣”,就是这种趋势的鲜明例证。虽然进些年一些强势的二线城市正在崛起,出现了新一线城市等后起之秀,但是,北上广深依然是毕业生心目中的首选,年轻人如果想要奋斗,想要得到更好的锻炼,可以考虑在最年轻气盛的时候去一线城市历练一番。
人际关系方面,似乎除了韩国人,就只有中国人最重视人情关系了,英语国家的媒体甚至造了一个单词guan xi来形容中国的人情关系。试着回忆一下,谁的父母在小时候没有说过“你现在要多交朋友,长大后熟人多才好办事”没错,中式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你我关系好,我们就可以破坏规则互相交换资源。这就是为什么当中国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很内向时,会特别焦虑,家长的逻辑就是,孩子内向就会交不到朋友,就会因为在社会上没有熟人而碰壁,就会找不到对象。集体主义的传统思想也促使长辈们不厌其烦地强调“你必须生活在群体中,必须找对象,你才能生活得好”。在老一辈人眼中,自己是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快乐的,只能依靠别人。笔者不是鼓励年轻人脱离群体,而是交往要有度,外向到一个人待一分钟就会发慌的程度不也是有问题的吗。人其实需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太亲密反而会引发不适感,特别是90后已经相当具备独立性了。如果你是内向的话也不要着急,性格特质很难改变的,内向的人潜心钻研,刻苦努力,成就一番大业的事例,古今中外已经有不少了。幸福也要首先能自己给自己创造,然后才能给予别人幸福并获得别人给予的幸福。而且为了日后在社会上利用他人而交友,是不是太不真诚了?况且随着社会日趋法制化,规则化,人情关系的可利用空间会越来越小,公平竞争才是王道。
当然了,中国长辈和年轻人之间还有诸多的差异,比如大人把年轻人爱追的日漫番看做小孩子看的东西,记日期喜欢记阴历而不是格里高利历(现代国际公历),喜欢听宋祖英,某卓玛而不钟意周杰伦,吴亦凡,Bigbang,喜欢中式家常菜而不是日韩料理,西餐快餐……当然,这些差别只是小case,姑且不算作能影响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的“代沟”吧!
总得来说,代沟可以算作新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长辈总得来说还是想关爱年轻人的,只不过方式比较过时;年轻人又不理解,难免会做出冲动性的反抗举动。分歧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缓解,这需要双方在沟通的基础上相互了解。了解代沟,也是为了重新认识长辈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改进爱对方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