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开篇就聊这本书,正因为这本书带给我的灵感,来开展这个系列。
本书有两个核心观点:
真实世界是故事世界的投影;
真实世界的时间空间通过故事世界相连结。
我承认第二个观点可能是来自我个人的理解,而非本书作者。
古老的童书蕴含了对现在世界的映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书中要指出的是:这个作用也在反向运作。
这并非简单的教育意义,而是书中的事件被相信,生物被认可,穿越思维,从各种角度入侵真实世界。
小红帽成了理想的女友形象;圣诞老人演化为全球商机;当爱情来临,我们在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故事里寻找它的定义。忠诚、勇敢、百折不挠、战胜强敌,终成眷属,几乎每个故事都在勾画符合我们价值观的美满结局,会不会正是潜意识里对于这种结局的期待,才引发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痛苦与彷徨?
与此相反,有些故事却比现实里更加冰凉地呈现现实,不光聚焦于主角,同时也在配角身上闪烁:
包法利夫人的遭遇,让我们审视她身旁的丈夫,作为现实中几乎无比合理存在,是在何等程度上导致故事里包法利夫人与他自己的悲剧,不修饰,不隐藏,不解释,不带任何情绪,也不提供任何解决方法,只是完整直白地袒露在读者面前:
艾玛墓碑上的文字是“amabilem conjugem calcas!”:“你在践踏一位被你深爱的妻子!”——既不感人也不有趣,只剩荒诞。虽然我们将或悲或喜的生活怪罪于命运无疑是陈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不是真理:永恒的、文学的以及——为什么不这样说呢?——无畏的真理。
生命有限,思考无法口口相传,直到有了文字作为载体,文明才开始诞生。
比起深奥晦涩的道理,生动的睡前故事显然更便于服食。
迷人怪物像是当今游戏世界里的NPC,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就带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穿梭游历在各种奇思妙想中,它们根深蒂固,它们如影随形,不时在我们耳边呢喃,像是迪斯尼节目中常会出现的天使和恶魔的分身,供应直觉,参与选择,只不过有人意识到,有人没有。
我们的潜意识在多少程度上支配,甚至篡改了我们的理性,无从确认,只有通过彼此的文化差异,才可能了解我们所谓的理性是否包含了一些只属于我们的迷人怪物,它为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完美的存在理由。
比起远在大洋彼岸,那些我们未曾谋面的现实人物,是小美人鱼、桃太郎、孙悟空成为了连结彼此的纽带,同样比起曾祖母的照片,水浒、三国、红楼梦这些永恒经典,似乎更能连结两个时代。
也许要到小学,我们才能结交到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朋友,然而在此之前,我们早在故事世界里拥有了众多的知己,我们清楚他们的冒险经历,日常小事,甚至生老病死,如此栩栩如生,仿佛与他们共同经历,
这些传说中的怪物无条件地忠实于我们,不会介意我们的弱点或是失误。...召唤我加入战斗的依然是桑德坎,曼德雷让我不得不向蠢货寻仇,皮皮则耐心地反复告诫我无需在意常规,相信自己的直觉,匹诺曹一直在问我为什么现实与蓝仙女说的不同,诚实善良并不意味着快乐。
是它们站在我们的背后,支撑起区别与其他所有人的,那个难以改变的,被称之为“我”的内核。
也是在它们的带领下,我们成为朋友,只因为朋友的朋友,拥有更为相似的价值观。
又正是有了它们相伴,即便孑然一身,鲁滨逊和少年派也能独自在荒岛和大海上对抗孤独。
近些年用书或者作者来串世界的轻小说与番剧不少,《狗与剪刀的正确用法》、《爱书的下克上:为了成为图书管理员不择手段!》、《伯纳德小姐说》、《文学少女》,《文豪野犬》也算一个,但是本书区别于这些番剧的地方在于,更结合现实生活的严谨思考,自然不是教科书读后感般的模式化思考。法国人嘛,知识渊博,角度刁钻,尤其是关于约拿的解读,算得上离经叛道。
忘记说了,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人,但精神导师是胡塞尔,所以就当他是法国人了。
2022.1.17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