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学时期,有一位历史老师上课始终都是拿着书读给我们听,仿佛担心我们根本看不懂字似的。
就这样,那一年的历史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拿着一本书把当天要学的内容读出来,台下同学们自己看自己的,没有任何的沟通交流,明明一个可以双向沟通的环境,生生塑造出一个只能单向沟通的渠道。
最后,我对这门课学了点啥基本忘光了,对老师的记忆只剩下在台上念书给我们听的模样。
相反地,有一位物理老师的课程就非常生动,上课之前总是会提出一个让同学们思考的问题,然后引出当天学习的内容,课程中互动较多,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因此,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与物理相关的生活场景,这位老师在台上讲课的样子就会浮现在脑海中,那个相关的思考问题也会一并闪现出来。
这就是双向沟通的效果,双方积极互动、生动有趣且记忆深刻。
然而,写作的形式,决定了写作只能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过程。其实,写作,也可以从单向沟通进阶到双向沟通,而不仅仅是作者努力写,读者努力读。
如果写作者写的时候,就像那位历史老师一样,只是一股脑的将想说的内容倾倒出来,而不考虑读者是否能够接收。那么读者完全可以不读你的文章,很少人喜欢这种干巴巴的“授课模式”。
虽然写作的形式造就了写作只能是单向沟通,那么写作者可以用双向沟通的心态来写作,进而提高文章的互动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粥左罗在《学会写作》中指出,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有如下三种方式:
1、平等的姿态、分享的口吻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节奏,我老公的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就这样,他开启了人生中的线上授课模式。作为家庭全职妈妈的我,自然也成了这位老师的学生。
他在授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请问我讲明白了吗?”或者“我还有哪里表达的不清楚的吗?”
当初的我一脸疑惑,不是应该问:“你们听懂了吗?”或者“还有哪里不懂的?”
当我看到粥左罗讲到这点写作技巧——采用平等的姿态和分享的口吻时,我明白了。
教师授课的目的虽然是教育,但是手段可以不采用说教的方式,平等的姿态和分享的口吻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
同理,在写作中,无论是观点文还是干货文,分享的口吻和说教的姿态,读者肯定更加青睐前者。虽然写作的目的是说服或者教育,但那只是结果,而不应该是写作时的姿态。
书中的这句话说的非常好:
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作者没有智力优越感时,才能给读者创造阅读愉悦感。
我们写作不是为了表明我们智力超群,高高在上,而是在用平等的姿态和读者分享脑中所想,心中所悟,进而取得读者的认同感。
2、注重调动读者的参与感
假如你和同事要沟通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你一直在说,同事只是在听不发表言论,你会不会很抓狂?只有双方都参与讨论那才是真正的沟通。
同理在写作中,作者只是一味地将自己要说的观点平铺直叙地叙述下来,那读者读起来难免会感觉平淡乏味,味如嚼蜡,可以随时关掉不读。
如果你能时不时停下来提个问题,调动读者的积极性,让他们跟你一起思考。这样,有了参与感的读者,就会不自觉的顺着你的思路愉悦地继续下去。
比如,你在写一篇题目为《放不下手机?你可能是“屏幕上瘾症”》的文章,可以在文章中时不时提问一下:“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觉眼睛干?”“为什么我们需要眨眼睛?”“为什么我们现在眨眼次数少了?”
3、注重接收的准确性而非表达的准确性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自己感觉表达准确,不代表学生可以准确地接收。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或者提问来确认学生的吸收情况。
但是,写作的单向沟通形式,决定了写作者无法确定读者是否可以准确接受。那么,想要提高读者的接收准确度,粥左罗在书中建议,写作中,要不断问自己如下问题:
对于这样的表达方式,读者好理解吗?
是不是应该再多写点背景信息?
是否还有一些不够普适的行业用语?
这些说法是不是太学术了?
这个概念讲的够通俗吗?
比如,你在行文中要提到一个术语:蝴蝶效应,也许有些人知道这个定律,但是你要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定律,是不是增加一些解释并增加几个例子会更利于读者理解。
就像在玩一个“你说我猜”的游戏一样,只有你的表达能让我准确接收到,我才能猜出来。
虽然写作新媒体文章,可以写出10w+的爆款文章的确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但是首要前提还是要让读者可以准确地接收到你想让他们接收的信息。
如今的互联网加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然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读者是否“买账”,作者保持双向沟通的姿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采用平等的姿态,与其说是让写作者放下高高在上的智力优越感,不如说是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调动读者的参与感,与其说是抛个问题出来活跃下气氛,不如说是让读者积极参与下思考;注重读者的接收准确度,要求写作者与其注重自己表达的准确性,不如好好琢磨琢磨读者接收的准确性。
如上写作心态,你了解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