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时间管理作品
一,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想要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不管是管理个人事务还是公司团队,我们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时间是一项最特殊且最短缺的资源,时间的供给没有丝毫弹性,不管你对它的需求有多大,供给也绝不可能增加,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目标 收获成果,就只能做提供关键绩效的 重要的事。
管理者必须在5个方面有意识地养成习惯:
(1)必须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始终都比较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也懂得一张一弛,高效工作与舒适休闲
(2)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不仅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而且也知道如何利用上司、同事以及下属的长处;
还不太善于利用上司和下属的长处
(4)当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些重要的领域里;
首先选择出自己擅长的领域
(5)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有时候做的还行;
反馈分析法就是:当你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或一个关键性决定之前,你先写下自己预期的结果,9~12个月之后,你再把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进行反馈分析。这样你就能很快明白:自己哪一部分做得好,哪一部分还需要学习,哪些习惯还需要改变。
二,斯蒂芬·科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科维首次提出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即我们可以把事情分成两个维度四个大类: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他主张我们应该只做重要不紧急的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是如此。大多数人往往首先做不重要的事,因为它容易完成,并且也一定会先做紧急的事,不管它重不重要,因为在紧急的事情上我们会被其他相关人员催着走。
第三本,戴维·艾伦《搞定》
1、以视角和掌握为轴线建立矩阵,人可以分为四类:
1)拥有很高的视角和对全局具有绝对掌控力的“舰长和指挥官”;
2)缺乏视角,但善于掌控的“微观管理者/执行者”;
3)视角高度正确,但不善掌控的“空想家/梦想家”;
4)没有全局视角,也缺乏全局掌控力的“受害者/回应者”。
你是哪一类型的人,在他的官方网站上能够进行测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
2、“自下而上”的目标管理原则,即从现状出发地规划自己的行动和目标。
3、借助外脑的延伸,清空大脑。因为大脑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是CPU,不是硬盘,储存记忆不是大脑的强项,所以善用工具,把事物赶出大脑,让自己再也不忘记。
4、流程化管理自己的时间
5、“情境分类”原则,把事务按照情境分类,
1)在公司:可以开会、与同事沟通工作等等;
2)在电脑旁:可以收发邮件、写各种工作报告等等;
3)外出:可以拜访客户、采购物资等等;
4)授权委托:询问处理进度,跟踪处理结果等等。
第四本,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番茄工作法》
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在《番茄工作法》里把时间分为三类:严谨的时间、休闲的时间和做选择的时间。
在严谨的时间里,要“专注”地工作,而专注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进而提高的。想要提高做事效率,想要有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必须拥有长时间专注的能力。
专注力的提升是一个过程,一开始很难进入专注的状态。通过番茄入门、记录打断、预估时间、让番茄更有效、排定高效时间表五个步骤,完成一个个番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效果是很显著的。
第五本,博恩·崔西《吃掉那只青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