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三个阶段讲述了人类从直立人到智人的演化过程。其中,许多观点新奇有趣,可读性非常强,没有一般历史读本的古板死气。
一、认知革命
公元前7万年以前,地球上一部分“直立人”出于某部分基因突变的原因,改变了智人的思考方式,慢慢有了更复杂的思考能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人的脑容量逐渐增大,进而他们演化出更完善的语言表达系统,这部分人称为智人。
生物界中每个物种都保持着复杂的多样性,人类也不例外。当时的地球上并非一种人类,如尼安德特人、鲁道夫人等。可能是环境的原因,位于非洲东部的智人开始慢慢的迁移:从非洲大陆到阿拉伯半岛,到欧洲大陆,到亚洲大陆,顺着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这部分智人刚到新大陆的时候与当地的直立人相互融合,最后智人统治了大陆。
为何消失的不是智人?智人的认知能力可以说是促进人类演化的一个强大的武器。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智人发明了“虚构的想象”,就当时来说“这项发明”不亚于一次科技革命。如部落的图腾、神等,甚至文化、国家等建立在现实之上的东西都可以认为是虚构的想象,这部分内容在现实中并非客观存在,它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这部分虚构的想象,由最初的部落守护神逐渐演化变成神、宗教、文化、法律、帝国、民主等,其演化的速度已经远超基因,可以说智人之后人类的进化实际是这部虚构想象的进化,而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
智人通过虚构的想象,将更多的智人纳入到协作系统中。其他的非智人并非没有协作,而是智人的协作参与人数更多,协作的效率更高。比如说“狮子崇拜”,通过虚构的想象强化狮子的强大,让智人了解狮子不能单独猎杀,需要多人协作猎杀。通过这些虚构的想象和更复杂的语言系统,智人可以规划并执行复杂的计划,如躲开狮子和捕杀野牛。而且只要有这部分共同信念的存在,陌生人也可以加入到协作系统中来。更强大的智人团体更能适应当时的生存环境,而当时的直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融入到智人当中繁衍生息。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与智人的生活习性不同,被智人视为“动物一类”被杀害。
进入到智人社会,当时的采集活动迫使智人必须到处迁徙不可能在一处定居太长时间。两个智人族群的相遇就不可避免,有两种最终可能,两个族群的文化认知相近渐渐的族群相互融合变成了更大的族群;或者族群之间的文化认知相悖,随着“摩擦”的增多可能发动一场“战争”,又一个族群消失。这样智人族群逐渐变大,虚构的想象也越来越复杂。
智人的迁徙和扩张还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动物的猎杀导致很多动物的灭绝,许多大型的哺乳动物都惨遭毒手。北美本有足足47属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中34种已经消失;南美更是在60属中消失了50属。这只是第一波灭绝,进入农业社会后人口增长,又迎来一波灭绝潮。随着科技革命,进入工业社会,工业活动又进一步造成了动物的灭绝。
二、农业革命-史上最大的骗局
人类增有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为生,采集蘑菇、坚果,狩猎野鹿、野兔,并不会干预动植物的生长。但是在1万年前人类开始驯化动植物,并逐渐靠养殖的动植物为生,生活场景逐渐固定,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人类以为通过驯化动植物可以安定下来,放弃了采集活动的艰苦、危险、简陋,享受富足的生活。虽然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是量的增加不代表吃的更好,更悠闲,反而是造成了人口激增,产生了一群养尊处优的精英分子享受农业革命的成果。而最该享受成果的农民却工作的比采集活动更辛苦,饮食也更糟。农业革命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骗局。
人类进入了耕种社会的“陷阱”,食物的来源越来越单一,受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对“未来”的考虑越来越多。为了减少生存的风险,就要开垦更多的土地耕种更多的粮食,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智人能力的不同,贫富差距逐渐显现,统治者和精英分子也逐渐出现,还有什么比“抢夺”农民的存粮更有效的获取粮食的方法。于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几乎被征收干净,只留下勉强能够维持生存的粮食。靠着这部分征收上来的粮食,养活了政治、哲学、艺术、战争,建起了宫殿、庙宇。农业革命的成果其实是被一小撮精英分子享受着,而占总人口超过九成的农民就是不停的挑水耕田。
统治者慢慢出现,并且为了维护统治,他们运用虚构的想象建立军队、警察和监狱。当然运用暴力不能完全实现统治,他们通过建立法律、道德、教育构建统治秩序,而且需要一批坚定的信徒。人类不可逃出这套秩序,要想打破这套秩序必须想象并建立一套更强大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远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监狱,只是把活动的范围扩大罢了。
随着统治者规则秩序的制定,阶级也慢慢被划分出来。然而每一种由想象构建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这种秩序会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思维里,从出生到进入族群社会都接触的这套秩序理论,就连教育也是基于这套理论,统治者的统治只会越来越牢固。
三、人类的融合统一
早期的人类族群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随着人类的迁徙和融合,越来越多的文化消失和整合。促进这一切快速进行的是货币、帝国和全球宗教。
无论是贝壳、金银和纸币,它们的价值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抛开我们想象赋予的价值,它们的化学成分、颜色形状都复发带来那些价值。金钱并不是物质上的现实,而是心理上的想象。正是人们都接受了这个集体的想象,基于这份“信任”,才成就了金钱的价值。可以说金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而且还是不是随随便便的某种系统: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金钱的两大原则:万物可换、万众相信。正是基于这种特性,让数百万的陌生人能够合作各种贸易和产业,促进了人类的融合。
文化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帝国起到居功至伟的影响。为了维系帝国的统治,帝国会可以推动某一种思想、制度、习俗和规范的快速传播,并且会强化它的合法性。当帝国之间相互吞并迭代,文化会变得越来越融合统一,相应的人类也变得更加统一。
全球性的宗教往往有众多的信徒,他们都信奉相似的价值观念,使得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基于这份价值观念更好的协作。
四、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首先愿意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承认过去相信的有可能是错的,没有什么概念、想法和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有承认这一点在会脱离农业社会文化所带来的桎梏。承认无知后,又希望获得新知,通过以数学为中心,建立全面的理论,最后运用这些理论发展处新能力。运用新的能力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于是政治和资本更多的投入到科学中来,强化科学的发展,进而形成循环。其次,要相信人类还会进步。通过知识和科技的进步认为人类可以克服世界上的重大的问题。随着科学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过去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人们也越来越相信科学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只是时间的问题。
现代科学为甚诞生在欧洲?像当时中国并不缺制作蒸汽机的科技,无论是照抄和购买都不是问题。他们缺少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虚构的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些东西就算照抄也无法再一夕之间完成。之所以法国和美国能够跟上英国的脚步,是因为他们跟英国本就共享一套最重要的故事和社会结构。虽然在1500年到1850年这段时间西方社会和亚洲社会在科技、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没什么不同,但是科学和资本主义逐渐从萌芽变茁壮。虽然刚开始以科学和资本主义的作用还没有那么明显,但随着欧洲习惯顺着资本主义和科学的思路来思考,等到科学发展成熟,欧洲人挖掘宝藏的能力也远胜其它。
过去的帝国主义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世界,征服世界只是为了传播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而并非为了获取知识。欧洲早期的每一次军事远征队中都有科学家的同行进行科学研究。这些科学研究是填补他们的“无知”,填补空白。当时的中国郑和下西洋的舰队规模是当时欧洲军事远征对的好几倍,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为攻占或殖民他国,而为传播思想。早期科学发展为欧洲帝国提供了各种使用的知识,思想基础和科技工具,这些大大提高了欧洲帝国的侵略和殖民,同样帝国为科学提供保护和资金。
历史上的多数时候经济规模并没有太多的改变,虽然全球的产值会增加,但是多半是因为人口增长,而每个人的平均产值基本维持不变。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金钱只能代表一些实际存在的物品。如果想要创业,必须有资金,没有资金什么也无法完成,结果就是经济冻结、无力成长。到现代,人们又想象出一套新的系统,发展出“信用”系统。信用代表着想象中的物品,相信未来的资源远大于目前。于是这部分“信用”就能值一定的金钱,投资者就会出资用于获得实这部分未来资源。其实这套系统并非欧洲原创,在很多文明中都存在。但是在这些文明中想要这部分“信用”等同于金钱,必须是对未来的资源替代目前的资源。因为人们认为资源的总量几乎不变,所谓拿到这部分金钱实现获得未来资源的难度就大大增加。在欧洲,科学革命带来进步的观念,认为通过各种地理的发现、科技发展,能够使人类的生产、贸易和财富的总量提升。正是由于这种进步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信用,换来金钱,进而得到的未来的资源。这种信用创造了信贷,信贷带来了经济的腾飞。
所谓资本主义,认为资本和财富不同,资本是指投入生产的各种金钱、物品和资源,而财富是指那些埋在地下或浪费在非生产性活动的金钱、物品和资源。生产获得的利润投资于再生产进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才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认为经济可以无尽的发展下去,但这与我们观察到的宇宙现象完全背道而驰。但人类的经济确实是不可思议的指数式的增长,原因在于科学家总是每隔几年就取得一项项发现,像是美洲大陆的发现、内燃机的发明,这些发现往往伴随着人类社会巨大的变革,资本可以像流水一样进入到新领域创造出新的价值。印钞票的是银行和政府,最后买单的却是科学家。最近的几年,银行和政府都在疯狂的印钞票,每个人都担心经济危机的发生,这让金融体系中凭空出现了一大笔信贷,只盼着科学家在泡沫破裂之前,又发明一项创世发明,发现“新大陆”,将信贷转到新大陆。万众创业口号唱的响亮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呢。
早期的资本市场和自由市场并不成熟,国家的民主程度低,有的国家根本不保护私人财产,甚至国家与资本媾和制造泡沫榨取民众财富。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由公司所有人为当时的财政部长,公司相当于国有企业,在股票市场上恶意炒高股价,形成巨大泡沫,最后为了防止股票下跌迫使财政部长拿国家税收买股票,使得法国的金融系统崩溃。随着资本的逐渐扩张,大型的股份公司不再需要自己建立及管理殖民地,而是由经理和大股东直接在伦敦、和巴黎与政治权利接轨,直接由国家来帮助维护利益。甚至为了投资人的利益发动战争,如中英鸦片战争。
资本与政治的关系如此紧密,无论是经济学家、政治家都有热烈的争论。死忠的资本主义者认为如果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必然会受到政治利益的引导做出不明智的投资。这跟庄子的无为而治倒是很像,但是光靠市场本身根本无法杜绝欺诈、盗窃和暴力行为。这些事必须由政府下手,如果政府行事不利无法做到适当的市场规范,就会失去信任、是信用缩水,经济也随之衰退。
自由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资本家也有私心。理论上,资本家获得更多利润的方式是追加投资购买更多的设备,提高生产规模,但是无法保证资本家通过延长工时和减少工人的工资来获得更多利润。理想的自由市场,被压榨的工人可以去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但是如果处在垄断行业,资本家达成共识一同压榨工人呢。自由市场无法保证利润的公平获取和以公平的方式分配。相反人类对利润的渴望会使其扫除一切可能的阻挠,很容易形成一场灾难。
现代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是因为我们愿意信任未来,但是经济增长还需要能源、原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也逐渐被科学家破解。工业化使得农民也不想以前那么劳累。机械化的不只是机器,连动植物也机械化,鸡、牛、猪他们被工厂机械化的饲养大规模制造,根据产业的需求被塑形。每年都有近百亿的家畜被宰杀,就想对待黑奴一样,我们对它们并非出于仇恨而是冷漠。农业机械化解放了数十亿的人力,这部分人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使得产品越来越多。于是又一套新理论出现-消费主义。像过去一样,精英分子管理资本和投资,他们非常谨慎,反而一般的大众他们负责消费,这样大多数人都能达到资本/消费主义的理想。
工业革命之前,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逃不过三大传统框架:核心家庭、大家庭和当地密切社群。这些框架把人与人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国家对个人的干预能力没有那么强,个人受家庭及社群的影响更大。工业革命让自由市场发展迅猛,个人可以进入自由市场与陌生人协作,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样个人受家庭和当地密切社群的影响越来越小。国家和市场的权利越来越大,削弱了家庭和社群对个人的紧密连接,使得个人越来越独立出来。到了现在核心家庭并未消失,虽然政府和市场取代了大部分政治和经济作用,但对于个人对于情感的需求,冷冰冰的国家和市场还是无法给予。为了满足人类情感上的需求,国家和市场要增强这些情感,创造出来“想象的社群”,专为国家或商业需求打造。所谓想象的社群值得是虽然成员并不是真正的认识,却想象大家都是一伙的,从国家层面上形成一个大的社群,增强个人对国家和市场的情感。于是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应运而生。不论是民族还是消费大众,其实都是和钱、有限公司相同,虽然只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想象之中,但力量却无比强大。
到了现在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追寻着什么?快乐?那快乐又是什么?快乐如何衡量。生物学上快乐可能是体内的血清素、多巴胺等激素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快感。但这种快感并非能够一直维持下去。快乐不只是愉快的时刻多于痛苦的时刻,快乐要看人们的生命是否有意义有价值,但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想法也不同,对快乐的定义也不一样。这样所谓的快乐是让个人对生命意义的错觉与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同步而已。只要我们自己的想法与身边的人的想法达成一致,我们就会说服自己觉得自己生命有意义,也就能从这个信念中得到快乐。难道快乐就是自我欺骗吗?当你做了一件在集体价值观念看来是件很快乐的事的时候,你得到的这种感觉会被记住,告诉自己这就是快乐。
这本书的许多观点都很有趣,有时候就某一个问题可以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认真思考,感到自己的无知,不也是一种快乐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