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
一:听完赵老师讲解的《金融的逻辑》课佩服老师的口才,把知识讲的通俗易懂,比如说到金融是什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有关的货币,借贷,股票等都是涉及到金融.
以前听到金融两个字觉得都是个高大上的名字,如果能从事有关行业的人员,一定很牛.为了看清金融经济等对生活的影响,特别是过去10年的房地产投资,让一大批人富起来的原因以及想了解宏观政策对大众的影响,所以选择自考金融学,督促自己去了解学习它.比如有学到书本: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等等,虽然有些知识只是皮毛,而且也没老师讲的思路清晰,生活形象,但它确实让我扩宽了知识,很幸运能抓住机会,并朝着目标在努力,对于未来想法:未来不一定从事这方面工作,但是这门知识一定要学习和掌握,对于未来要100%的坚信会越来越好.
二:老师讲到效用决定价值,任何东西或者金融产品不纯在固有价值,只有相对价值,都是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
比如很漂亮的大楼投入5个亿,但没有人用,出租不出去,价值为0.
但依靠资源对接的金融中介利用他的信息资源优势,请核心人员吃几次饭,就搞定一项合作,拿到4%的佣金,这时候一个人一张嘴可能价值几个亿.
所以真正被需要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用货币衡量的产品或服务才算具有价值,而且这个价值都是相对价值,万一不被大家需要的时候,那效用是0,价值也是0.这让我想到了之前林老师讲的需求和利他,当一个人被朋友,被家庭,被企业,被社会所需要的时候,才是有效用,李笑来老师也说做一个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产品.同时要做利他的事情,利他说明别人有需要,你帮助了别人的需要,也是一个人效用的体现.
三,资本化的逻辑
金融涉及到资金,资本,财富,资金就是一般货币表示,资本就是让钱生钱,是资本的妈妈.正如笑来老师说一堆资金放在那里不算资本.只有被有效的利用才算是资本.这本书中说到过去因为市场化改革让中国钱太充裕了,正因为市场化改革,产品自由流动,劳动力也可以自由流动。
资本化改革有四个核心:
1.土地和自然资源, 比如通过出让土地,zf可以收土地出让金。
2.企业资产和未来收入流,股份公司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公司未来盈利来偿还债务和股东分红.
3.社会个人和家庭的未来劳动收入,比如家庭房贷,就是用未来的工资收入来偿还房贷.以及现在信用卡,通过提前消费满足现在需要,还债放在1月后,不过要懂得控制个人或者家庭的这种支出,量力而行.看看自己能力圈,是否能承受得起这样的支出。-注意家庭的财产的合理配置,防止个人的债务危机.
4.政府未来财政收入,通过发行10年,20年,30年的国债满足现在的公共事业发展需要.利用金融手段发展国力.但是要注意防止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
之后还要下去看看这本书,只是听老师说,自己没有阅读,就没有思考.思考是一切事物的常胜将军.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