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熊妈打卡·阅读理解】day1

【熊妈打卡·阅读理解】day1

作者: 熊妈侯蕾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23:15 被阅读21次

【第1.1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1月19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用自己的话,把后面原文的内容讲(教)给他人听(请用文字写在下面第5点)。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熊妈打卡·阅读理解】day1

1、崔律在分析“打卡发红包少了9分钱”的时候,猜测原因的时候特别说明了一点:这仅仅只是我的猜测。我们会对对方其他人的观点或想法做出一些猜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有了这些猜测的时候,我们需要跟对方去核实,而不可以直接把它当做一个真理来默认操作——这一部分在后面提到第二种情况“没看清——最需要学习这个阅读理解课”是一致的。我们会出现阅读理解的偏差,说到底是因为没有认真的去看,就把自己以为的东西当成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2、透过现象上升到规律去看本质的意识。红包少发了九分钱看似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崔律却能从中间来延伸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忘记了金额,那么背后意味着可能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可能是因为紧张,相应的都会有解决方案——是经常忘记,就需要刻意练习,让自己能够记忆力更好;只是偶然,可以用清单来帮助提醒自己,避免再次发生。如果“没看清”、“看清了但认为不重要……都有相应的方法针对性处理,这就让偶然的一件事变成了一类有规律可循的事,可以将其归类、从一个现象的发生杜绝一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这才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犯错”。

3、我非常赞叹的是崔律把信息处理的流程划分出来,从三个层面梳理了“不一致”的可能原因。第一是在信息输入也就是理解方面——“没听懂”;第二个是表达,也就是在面向自己的信息输出——“说不清”;第三就是我们通常会说的“执行力弱”,“知道做不到。虽然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把没有做到归结为行动力弱,但这其实掩盖了可能真正存在问题:在理解和表达的层面的欠缺。因为这三个层次是逐级递进的,如果没听懂,就不可能真正表达出真正的意图,在行动的时候,即使执行力强,方向也一定会偏差。可以说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而表达,而理解和表达又共同构成了行动的基础,这是一个逻辑关系上有递进的链条。针对这三个层次,崔律分别提出了要训练的目标,针对没听懂,要尽量的去还原原文,通过刻意练习一次一次的让自己的理解更接近原文表达的意图;’而针对说不清,要有意识的去挖掘出片段中的新知,这也是我们高效读书的最终目标;面针对行动力差,大脑和手脚不协调,这不是本次课程要解决的问题,而是通过精时力的其他课程来实现的改变——这种划分清晰的让我们看到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先定位再想解决方法,显然更加有效也高效。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

自己的阅读理解确实是有问题的——虽然我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自认为还是准确,但在阅读打卡要求的时候却犯了“没看清”的错误:我把“用自己的话把后面原文的内容讲给他人听”,也就是关于“倾听”这个片段的原文重述,理解成了要把今天课堂上的内容讲给他人听——一上午我都觉得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我还是当做对面有一个人在听,用语音写作把复述的过程记录了下来。

我觉得这个反而可以成为今天实践的亮点:在重新去复述崔律这个课程的内容的时候,我对框架结构做了调整:崔律开篇用了“为什么开阅读理解课”的讲解导入,这是她自己遇到的情况,而我在给别人讲的时候,显然不必要去讲这一部分。所以我把信息处理的流程放在了最前面,讲到我们平时是怎样去输入加工和输出信息的,以及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举例来佐证这个现象。我举的例子是平时我的晨读记录下面经常会有人评论,你们几点起床啊?(其实打卡中都有时间),做那么多事孩子会不会感到累呀,他会不会配合呀(明明写了是孩子着急要去读书),太毁童年了(完全是用自己的猜测当做了真理)。这些问题都反向印证了这种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在解码过程中产生的偏差。

讲完以上的内容以后再来去分析这种偏差会处理的原因,也就是崔律上课的时候讲解的第二部分,缺少专业背景知识呀,生存条件很宽松啊,自己的长时间不经过刻意的锻炼,逻辑力就会减弱呀,没有反馈啊等等这样的问题——就用这两个部分把崔律的课程内容大致复述下来了。

这一部分我首先可以完整到位的理解课程的逻辑体系,其次有意识的把崔律的例子换成了我身边更贴切的例子,因为我的受众和崔律的受众并不完全相符,他们因为关心我而会关心的案例和关心崔律的小伙伴们比较敏锐的案例也不尽相同。

当然啦,这就像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当理解这部分出了问题,那么在表达和行动的地方就一定会带来偏差,没有听懂必然导致说不清,或者是行动力不善,即使你以为自己说清了,你表达的不是人家的原意,行动时,如果方向错了,那就是行动的再好也是南辕北辙——这给我自己敲了一个大大的警钟,一直到是晚上,刚才要打卡的时候我才发现人家让讲给别人听的,其实是后面倾听的这个片段。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我对原文的重述:

真正的倾听,其特征是放开自己、全心全意的关注对方;它是听者出于爱的目的、付出努力;被倾听感受到爱、愈加敞开的过程,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双方被爱所滋养、同时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

但倾听并不容易,它相当耗费精力,且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所以必须要以爱的出发点才能够真正去做到,如果我们不爱对方,我们是不会为对方付出这样的注意力的。

同时,我们为何难以做到倾听,或者说阻碍我们倾听别人的原因:倾听本身就消耗精力,更别说长时间倾听了;我们会出于自己的目的,想要多快好省的完成对话——当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自己这里,就与倾听的特征“关注对方”相违背了。

好在我们也并不需要用这样的倾听面对所有的人——从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推断出,真正的倾听一定要发生在彼此有爱意,愿意为对方付出真诚付出的条件下,不是随便两个人之间都可以做到的,倾听是一种选择,我们倾听时依然带有自己的目的:一是为了自我完善,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二是为了表达爱意,让对方感觉到我们对她的好,三是基于共同成长,也就是说沟通的双方都要拥有这样的信念和愿望,才能够真正实现良好的倾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妈打卡·阅读理解】day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mz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