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近代史》阅读笔记第1篇

《中国近代史》阅读笔记第1篇

作者: 赵宇ing | 来源:发表于2019-11-02 17:54 被阅读0次

虽然没有系统的学过历史,但是对历史一直还是有点兴趣的,同时也认为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历史,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在。特别是对于中国的近代史。
徐中约版的《中国近代史》(未删减版)以前读过一遍但是印象不太深,最近重读了1遍,感觉让自己对我们的历史的认识更深了一些,个人认为这本书是值得重复阅读的。
但是对于近代史,由于离的太近,很多档案还有待揭秘,同时很多真实情况当前的政府可能认为还不适合开放。所以对于近代史,尤其是1949年后的很多历史,我们只能尽量的去了解。同时任何书和作者都会有局限性,还是需要阅读更多的书去了解。

通过这本书,让我从以下几点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
1.关于历史的发展,可以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去理解,当当局者不能实事求是的时候,就会出现危机,当实事求是的时候,就可以做出好的决策,从而取得胜利。但是实事求是很难,他会受到个人知识盲区,和自我意识(自以为是)的约束。
2.关于历史的演进:历史是在因果线、时间线上不断演进的,没有因也就没有果,没有明朝也就没有清朝,没有清朝也就没有民国,没有民国、也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屈辱的近代史、没有日本的侵略也就没有新中国。
3.关于中国历史大的脉络:清朝以前,虽然也有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但是主要还是在自己陆地相连的这个圈子里玩耍,基本是在农耕文明和游牧(草原)文化之间来回博弈。中国也守着朝代循环的制约。
但是进入清朝之后,主要是受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随着列强的到来,中国被动的加入了世界的圈子中。
清朝算是个过渡期,特别是乾隆之后,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中国不再是天朝上国,但是却总在犹豫不愿彻底接受现代化的事实。到了民国才真正融入了世界的大潮流之中。
4.关于外交关系:清朝以前,中国可以认为是天朝上国,中国的事务以内政为主,除北部区域外,外交在国家的事务中占比较少,周边国家基本是藩属国的关系。
从清朝尤其嘉庆开始,外交在中国事务中占比越来越大。
不同的国家其实也有不同的目的。关于外交关系,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5.1.外交关系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目前看是成立的。
3.2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诉求是不一样的,这条可以看作对上一条的解释。
3.3外交关系同时会受到当事国家内政的影响,内政与外交是分不开的。
3.4外交关系不是双边的,而是多边的。
6.关于个人(英雄)与时代: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那些关键的人物(英雄),同时英雄要成为英雄也离不开时代的背景。
7.历史的发展是渐进的,有里程碑,但是没有一条绝对的线。不论个人和组织,都是这样,同一时期各种思想可能是混合的。

以上几点是自己读《中国近代史》的主要认识,随后将写多篇阅读笔记来具体阐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阅读笔记第1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rh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