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几乎与所有美好的情感有着联系:关心、理解、包容、温暖、感动、责任……
但同时,爱又是带给人类很大困扰的事物:爱不得、控制与反控制、因为对彼此的不够理解导致的冲突……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爱和生活的品质。
所以,爱总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仿佛一个不讲理的小淘气。
幸运的是,这个小淘气虽然看似心性不定,但却不是毫不讲理。
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便是这样一本“讲讲爱的道理”,教人“如何去爱”的经典佳作。
《爱的艺术》01- 亲密关系总是受挫?可能因为你搞错了努力方向
“你以为爱就是被爱,你挥霍了我的崇拜。”梁静茹的《崇拜》一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
在当今这个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以为爱就是被爱”的人,恐怕并非个例。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ayawawa的理论曾经受到了广大女青年的追捧——了解男性的特征,通过外貌的改造提升MV(婚姻市场价值)、通过话术降低PU(亲子不确定性)——这些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男人对自己的亲职投资。
相对应的,男人有钱有地位,便能吸引到更多年轻貌美的女子。
在弗洛姆看来,这种对爱的态度是错误的:将爱当成被爱的问题,认为爱就是如何被爱、如何惹人爱,那么这爱大概率是会失败的。他直接指出:
“ 除了努力积极发展你的全部个性,使之形成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外,一切爱的尝试都一定是要失败的;没有爱自己邻人的能力,没有真诚的谦恭、勇气、忠诚、自制,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个人的爱。”
当我们将目光放在如何对异性更有吸引力时,我们是在企图通过“外求”来获取幸福——健康漂亮的妻子,能产下更健壮的婴儿;有权有势的丈夫,能带来更多生活的保障——这是写进人类基因的“交换”代码,无可厚非。
但,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类,衣食无忧已经成为现实,在“爱”的关系中,对情感的需求显然大于后代和物质保证。
倘若我们仍然把物质上的利益放在亲密关系的首位而忽略了精神上的匹配度,甚至放弃了个人爱之能力的提升以为找个颇具“价值”的另一半便能幸福无忧,那就难免失望。
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
如果我真的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我就一定能够说:”我因为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
弗洛姆告诉我们,“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因此,先把目光投向自身,努力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且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人,“克服依赖性和自诩无所不能的自恋妄想症,摒弃剥削他人和守财之欲望,从而产生对本人能力的自信心和依靠自身能力达到目标的勇气”,方是为了获得爱的正确努力方向。
02- 对孩子舍不得放手?可能因为你对母爱有所误解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西尔维娅·克莱尔的这句话随着电视剧《小别离》的热播,流传甚广。
从怀孕生子这个生理过程来看,每个母亲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原本融为一体的两个人,以物理上分离的方式开启了彼此人生的新阶段。这种分离,是因为爱。
但还有一种心理上的、信任孩子放手让其独立的分离,却不是每个母亲都能顺利完成的。用弗洛姆的话说,“只有到这一阶段,母爱才成为如此困难的事”。因为,“它要求毫无私心,要求具有‘给予’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外一无所求的精神。”
母爱从来都是无私、伟大的象征。但这是否是全部事实?有多少母亲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孩子的人生——因为爱,母亲控制得理所应当;因为“母爱无私”,被控制的孩子在“不能不孝”的压力下,压抑地,将自己人生的掌控权交予了母亲。
这不是真正的爱,这是以爱之名的索取。
弗洛姆看穿了这种母爱的不单纯:
“……对出人头地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它根植于自我意识这一事实,来源于人们并不满足于自己是生物,不能接受自己像是从杯子里抛出的骰子似的任人摆布这一事实。人们需要感到自己是创造者,是一个超出了被创造者的被动角色的人。打着种种创造的满足有许多途径,其中最自然因而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是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和爱。她以超脱自我的态度对待幼儿,她对孩子的爱赋予了她的生命以意义和价值(男性之所以迫切要求以人化自然和创造性观念来超脱自我,正在于他缺乏由抚养孩子来满足他出人头地的需要和能力)。”
明了了母爱中的“利己”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为人子女、为人父母——
面对母亲的控制,我们知道这里面除了爱,还有母亲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于是我们可以卸下“妈妈都是为我好,而我却要‘违逆’她”的心理负担,守住自己的界限,实现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意愿;
面对孩子,当我们不愿或不舍放手时,便要扪心自问“这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若是后者,在深思之后,我们才更有可能带着祝福,给予孩子信任和自由。而这,是母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慈爱的母亲的责任是承担分离的愿望,并且在分离后继续慈爱。”
03- 难以面对冲突?可能因为你缺乏爱的勇气
在爱的关系中,“冲突”似乎总是不那么美妙的词语。因为,那意味着“不同”,并且有很大的关系破裂的风险。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自然包括亲密关系),既是安全需求也是归属感需求。因此,人们总倾向于认为,感情好即意味着没有冲突。我也不例外,认为好的亲密关系就应该是没有矛盾的。有时,甚至会为了换取这份和谐快乐,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
对此,弗洛姆给出了不同意见:
“……多数人的‘冲突’实际上是试图避免真正的冲突。这些冲突是在本来就不易澄清和解决的小事和表面事情上的争执。两个人之间的真正冲突——不是为了掩盖或投射,是内心真实的坦率表露——是没有破坏性的。它可导致澄清事实,可产生精神净化,二人会从中汲取更多知识和力量。”
原来,在爱中,妥协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妥协意味着掩饰,掩饰即放弃了真诚。
突然,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自己明明很生气却为了“息事宁人”而选择的温和应对会让先生更为恼火,甚至怒斥“你太假了!”
因为,我的温和不是出于爱,而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怒气——那一刻,我也放弃了爱。
“只有发自两个人存在的核心的相互交流,两个人都从核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爱才是可能的。人的真实性只存在于这种“核心的感受”中,这里是活生生的,这里才是爱的基础。”
“……不管是和谐还是冲突,是快乐还是悲哀,都从属这样一个根本事实:双方从生存的本质感到了自身的存在,他们成为自己,而非逃离自己,并在这个基础上,与对方合一。爱的存在只有一条证据:双方关系的深度以及二人各具的活力和力量;这是爱的果实,能识辨爱。”
这让我想起李雪在《经营亲密关系,是个赔本生意》一文中谈到自己和男友的相处:“现在我和男友的对话,总结一下,三分之二在说事情,比如某个快递该发了,你去把××给弄了,不弄打死你。三分之一在互骂,比如你个臭傻逼,都是你的错,我怎么那么想弄死你呢,爆你××,骂不过瘾还辅以殴打,越打越舒爽。然后我们的感情完蛋了吗?不,我们非常亲密。”
原来,亲密和冲突,并非对立的关系。比起通过妥协或压抑来避免冲突,拿出勇气和对彼此的信任来坦率表露自己的感受、直面冲突,才是真正的,爱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