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时累的历史古道,托举崭新的人文内涵。世殊时异,千百年前古人充满哲思的铿锵醒言在当今时代中依然掷地有声。
或是《格言联璧》的名言警句,或是《天工开物》的务实农学,或是魏源"开眼看世界"的求新意识,亦或是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诗词歌赋,都汇聚成传统文化的磅礴江流,奔腾在每个时代的泱泱河道。
文化"历久"之因,在于其能够为民族的发展与超越不断赋能。古往今来,我们感怀于愚公移山的执着坚守而无畏荆棘险滩,我们借鉴着大禹治水的堵不如疏而知晓灵活变通,我们体悟那负荆请罪的知错能改而勇敢拨乱反正。"如果没有生生不息,丰厚滋养的根与魂,如何在波涛汹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恰是此般源远流长的文脉给予我们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力量支撑,让我们整个民族得以于文化处自信,从而赓续推动文明处繁荣,最终也必然将这灿若星辰的血脉财富播撒至全球环宇。
文化"弥新"之道,在于吾辈立足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丘吉尔所言不谬:"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文脉穿越千百年的时光,难免染上历史的尘烟而翳敝,如何为其注入发展活,成为待解之需。君可见,舞台剧《只此青绿》通过崭新的现代演绎,将古旧的文化符号转换成大众喜闻乐见的审美;君可见,博物馆IP热借助新式传播手段,让玻璃柜里的文物"活"起来、"走"出去,最终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此可知,借时代长风扬起文化桅帆,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立异,而是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方可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揆诸当下,崇洋媚外之风大行其道,虚无主义谬论死灰复燃,而作为接班人,吾侪更该从自身做起,助力文化在时潮中屹立不倒。且看,我们高举文化旗帜,以民族之根涵养自我心灵,照亮前行方向;且看,文化学者们不谄媚却也不诋毁外来文明,而是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研究,汲人之精华,育我之根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叶落归根,饮水思源,文化发展不可数典忘祖;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文明进步不能画地为牢。波谲云诡的时代,文化之舟承载着我们渡过万重山仞,我们浇灌文化之脉以生机勃勃的源泉。
且让吾辈青年扎根文化瑰宝,孕育文脉璀璨,以此瞩目的青春之力谱写一首壮美的文明之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