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北京后,就开始地狱加班模式。之前在老家因为居家隔离偷的懒,现在靠居家隔离7x24H给疯狂补上了。哭晕在我15平的小出租屋里。
本来想年后回来趁着淡季换个主卧独卫,给自己的生活品质升个级。结果连出个门的自由都快被剥夺了。一直抱怨工作餐,想多多自己做饭吃。结果现在一天三顿做的我快跪下了。
但话又说回来,被工作榨干的我,也比之前在家浑浑噩噩的我,身心的状态都要好。今天看《心流》这本书,里面提到马克思说的一个观点,人不分男女,都借着生产性活动构筑自我的存在;他认为,工作是唯一创造人性的途径。造桥、垦荒等工作,不但能改变环境,也把工作者从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转变成有意识、有目标、有技巧的人。可能正是如此吧。
但话又又说回来,现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真的太不容易了。不求活出个什么狗模样,努力奋斗的姿态摆上去,就下不来了。也不知道前方是此路不通还是羊肠小道。借那句最近大火的方方的诗”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最近因为疫情,听闻了好几家公司倒闭、裁员,我身边也有朋友被裁。个人奋斗期,赶上时代下行期的我,总是不免偶尔悲观。就不多说了,以免陷入自艾自怜的心境。
昨晚开始刮大风,吹尽了徘徊多日的雾霾。早上天朗气清,春寒料峭。出门遛了遛。和小熊猫聊了聊古诗,问他为什么喜欢古诗,他说因为古诗有想象力,几个词几个意象,就勾勒出来你心向往之的远方。他还说,区别于信仰,古诗是另外一种精神的寄托。我继续追问,这种寄托是什么?他说,是对美的向往。
我对古诗的敏感度是比较低的。就连张若虚那首胜过全唐之诗的《春江花月夜》,我也就对里面颇有哲思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两句有感觉。但这两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对古诗的敏感度也有一点提高,至少有些会“不明觉美”。
寄托,我想了想,自己的寄托,似乎只有瑜伽了。我喜欢瑜伽,再忙一周也要上一两次,在呼与吸之间找到平静的、只有我的、忘我的空间。还有属于自己的物理空间,北漂这么两三年,住过不下四五个出租屋,有大有小,有新有旧。但都被我收拾的颇有“我的特色”,每个朋友都会夸说有生活气息。
突然觉得有了一点力量,即便有那么多挤压的闲暇和精力的谋生琐事,但我也还是能有追求美的一点心境和权利吧。小雅昨天说我很坚韧,可能就是因为我这一点点寄托。
又坚定了一个想了很久的想法。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群里的很多前辈都做了很久了。就是做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号(其实我有,但基本一年一更,只发了三篇),做一个散发着浓郁的”我"的味道的平台,有可能的话,发展一个社群。至少周更吧。
最后,其实我想做个小小的征集,如果群里有各位前辈剩下的千字文没有话题了,能不能写一个“站在现在,给26岁的自己建议”的文章呢?很想看看各位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