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网译:孔子说:“齐国的晏平仲这个人善与人交往,时间越久越能让人敬重他。”
晏婴(?-前500年),姬姓(一说子姓),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有好事者列出中国历史上四大名臣丑男为:晏婴、左思、包拯、刘墉,从出现的时间上晏子排第一。
世间比四人多丑者定有之,只是丑的不值一提。
孔子求仁,但要用礼为其结构,要用仪为其演绎,孔子本身是仪表惊人的,是以天然的外貌专家。
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两人因为外貌和语言,差点被孔子误判。一是澹台灭明,因为长的丑,以至于孔子见到就不愿收其为徒,只是澹台有才更有志,有所为,孔子后悔差点失之这么好的学生。二是宰我,因为话太多,且总是不那么尊孔子且怼之,中间一度被孔子骂,只是宰我也是有才,不仅是口才,还有跟得上嘴的思维,后在列国外交中很有建树,至少孔子把其位列子贡之前。
从此孔子不再以外貌取人,不再以听闻取人。
孔子年轻时虽有才,但在鲁国未能被启用,不得志。孔子不种地,不经商,不做官,只是时不时的主持丧礼的佣金不够养家,更何况此时的孔子有志于寻求机会参与治国理政。
于是在三十五岁那年,孔子去了齐国,做了大夫高昭子的家臣,之后通过高昭子见到了齐景公。
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侄子”。景公说讲得好!不然我就无食了!改日景公又为政,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
齐景公认为孔子有才,准备重用孔子,就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赐给孔子。
这时候,晏子跑出来了。晏子向齐景公进言:孔子奸诈狡猾,能说会道,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以领导;提出的复兴周礼的主张繁琐复杂,难于引导百姓,不但不能强国,还会误国误民,加速国家的灭亡。
此后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后来孔子听说有人要谋害自己。齐景公也听说了,给孔子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
孔子于是离齐返鲁。
在这一过程,按照记载,孔子与晏子没什么直接交集,但晏子的一番话,打碎了孔子在齐做官为政的梦。
即便孔子说自己是君子,不记恨晏子,鬼也不信!
但能奈何?
晏子虽丑,但位子在。
孔子虽然人离开了齐国,但对于晏子与齐国的关注并不少。
尤其是晏子,在齐国相三公,前后五十余年,且以此时以不是那么强大的齐国为背,游走于晋、楚两大之间,总能不辱使命,与郑国子产一样,难能可贵。
晏子死时,孔子51岁,除了在鲁国任职,也早已开坛办学了。
孔子讲课讲实学,既然是实学,除了历史,就是时事。
晏子之死应该是给弟子开了一个专题课。因为,孔子对晏子的评价不是一句话,有不少。
①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②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庄公壮,晏子事之以宣武;景公奢,晏子事之以恭俭,君子也!相三君而善不通下,晏子细人也。
③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④晏子于君为忠臣,而行为恭敏。
⑤晏子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
除了这些被弟子记录的讲课笔记,孔子向弟子讲得更多的应该是晏子的为政治国外交的经典实例,比如二桃杀三士、南橘北枳、出使狗国、比肩接踵与挥汗如雨、景公嫁女等。
《论语》编写组,到了这个地方,先是孔圉,后是子产,接着又是晏子。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在讲这段的时候,究竟是怎么展开的,后人都不知道了,但这段怎么去诠释,都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揣度。
但大致就是两个维度:一是晏子擅长与人交往,时间久了就会对晏子由衷地产生敬意;一是晏子与人交往长情,时间长了依然能够彼此尊重,难能可贵。
作为给弟子讲课,做君子之仁,虽然其貌不扬,但只要有仁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别人也会敬重你的,这个可能性更大。
但是孔子的内心的心路在晏子这里就未必给弟子们说了。
什么心路?
孔子是带着对晏子的恨意离开齐国,就是因为这个丑晏子,才让自己没得官做没得俸禄拿了。
说孔子不恨,晏子不信!
只是,世路多歧义,孔子从离开齐国到晏子死,转眼已经是十五年之多了。
这中间,在齐国的政坛上发生了很多要人命的事,是真要人命,包括国君、权臣的命,甚至差点也要了晏子的命。
晏子把齐景公赏赐给自己的土地、城池做了让渡或许是他能寿终正寝的重要原因。
孔子说晏子“善与人交”,“善”为何意?
以后观前,只有孔子懂了!
晏子交人,“因人而异,因才施交”!
晏子深谙齐国的政坛,是为危墙重重之下,以晏子自己之性也是几度风雨几多风险,只是晏子从初就能正己,是以不惧,但孔子不行,尤其是以孔子的那一套治国理念在齐国行不通,且恐有性命之忧。
老道之人就是具有这样的慧眼,开局已见结局!
孔子去齐国,居高昭,给齐景公论为政,晏子都知,只是晏子心仁,不想害死这个有理想的青年人!
与其看其死,不如求其生!
于是晏子一番话就把孔子从齐国轰回了鲁国。
十几年之后,孔子逐渐感受到了晏子的善意,焉有不敬之理?
晏子之“善”,在孔子,概如此意了。
孔子感激晏子君子厚义,是为“善”。
晏子之“善”孔子,因晏子有善义,也是如此“善”别人,比如晏子自己的车夫,只是那“二桃杀三士”的三士后人或许就不这么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