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孙悟空,你会用哪个词?可能是“齐天大圣”、“美猴王”、“大英雄”、“superman”,小学生还可能会用“战士”和“打野”。而我,想用“爱哭鬼”来形容他。
孙悟空其实是个小矮子,原著说他“身高不足四尺”,也就是大约不到1.3米,大家去看《西游降魔篇》就知道了,里面的孙悟空才是比较真实和接近原著的。像彭于晏版、甄子丹版孙悟空,那都是意淫和盗版。
也许是他的矮,注定了他的萌。一个能搬动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会七十二般变化、尖嘴獠牙凶神恶煞的石猴,在一本100回的《西游记》中,却哭了25次,比书中其他任何人物都哭得厉害。作为众妖之王,孙悟空真是太失败了。
孙悟空第一次哭,是在第一回中与众猴子们撸串喝酒,在这种划拳吹牛皮、不醉不归的时刻,他喝着喝着,突然堕下泪来,说:“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他不光自己哭,还把大家都惹哭了,这真的不是林黛玉附体?好好的狂欢party,被他开成了追悼会,悼念他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是要搞事请啊。
孙悟空果然搞了个大事情,那就是拜在了菩提祖师的门下,学会了上天入地、72变的本事。一身本事无法施展,换谁都会觉得憋屈,于是孙悟空就在大家面前卖弄,惹得菩提好生气愤,硬要赶悟空走。悟空一听,顿时“满眼堕泪”,又开始哭。唐僧赶悟空走的画面更加感人,原著是这么写的:“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孙悟空走到半空又停下了,睹物思人,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面对师父们的臭脸色,悟空是非常乖巧的。他对菩提说:“您老人家的恩情还没报答,我怎么能走呢?”他离开唐僧时,给唐僧磕了四个头,又嘱咐成熟稳重的沙僧:“贤弟,你是个好人,八戒整天花言巧语,你可要当心啊。如果有妖怪捉了师父,你们就报我的大名,他们就全吓跑了。”被赶走还处处为师父着想,可惜师父们并不领悟空的情。
被唐僧赶走的孙悟空只好卷起铺盖回老家,却被老家吓了一跳。昔日天堂一般的花果山早已变成了“黑炭山”,原来大闹天宫的时候,二郎神一把火烧了花果山,如今猴子猴孙们死的死、逃的逃,孙悟空只好“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悲伤”。这次哭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失败,再顶天立地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这么沉重的打击。
孙悟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事情找上门来,他当然不会当怂包,二话不说抡起棒子就打,就算打不过,还可以哭嘛。孙悟空剩下的那21次哭鼻子,几乎都是因为被揍。平顶山遭逢魔障,屈身于须弥山根之下,叹“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珠泪如雨的是他;被火云洞圣婴大王劈脸一口烟燎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投身于涧水,险几丧身,复又活转,止不住泪滴腮边的是他;被黄花观道士追赶,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失声叫苦的是他……最好笑的是,在狮驼岭狮驼洞被困于魔瓶,他只是因为担心自己变残废就忍不住掉泪;一想起取经路上的苦恼,想我堂堂齐天大圣竟然多次受辱于妖,竟然也放声大哭。
我们在各大影视作品里看到的都是“英雄”孙悟空,“偶像”孙悟空,却看不到“一言不合就哭鼻子”的孙悟空。其实,爱哭的孙悟空才是有血有肉的孙悟空啊——至真至情至性,懂得感恩,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他不是神,英雄的铠甲下,藏着孙悟空脆弱和胆怯的一面,这样的悟空形象才是丰富而立体的,才饱含了艺术性。
影视作品为了追求好莱坞的特效和大场面,使得孙悟空的形象越来越符号化、类型化,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电影《悟空传》、《西游记女儿国》等影片中,孙悟空不是在打妖怪,就是在去打妖怪的路上,他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决战时的特效和大场面,观众看不到悟空的性格变化、喜怒哀乐以及更深刻的性格特点。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也有一千个孙悟空。《西游记》作为中国最大的“IP”,还将继续被搬上荧幕,师徒四人中C位出道的孙悟空还有更多需要发掘的地方。敢问改编之路在何方?惟愿影视创作者勿失本心,还原真正的孙悟空,在此基础上合理创新,才能让孙悟空的形象百世流传,永远鲜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