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炮儿》中有一场关于城管的戏。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
城管要没收小贩灯罩儿的三轮车引发冲突,灯罩儿撞坏了执法车。
于是乎,城管队长打了灯罩儿一耳光。
电影《老炮儿》剧照随后老炮儿出场,替灯罩儿赔了钱,又拍了城管队长的脸,用他所谓“合理合法”的规矩摆平了事端。
看到老炮儿说“灯罩儿,你也抽他一个”,说实话,我是窃喜的,有一种弱者逆袭的感觉。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场戏折射出的是执法人员与被执法民众之间的矛盾。
“执法人员暴力执法”“民众与执法部门起冲突”诸如此类的新闻事件,隔三岔五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比如,前几年的“昆明民众与城管冲突事件”,昆明市五华区城管部门在执法中与违法占道经营者发生纠纷,引发群众围观并发生冲突,导致10多人受伤,多辆汽车损坏。
还有近日的“城管强拆事件”。1月11日,据媒体报道,数十名东台市城管人员,近日处理市内一起拆迁个案时,与民众爆发冲突,怒喊:打死你们有人买单。
事后进行追责,双方难免各执一词,这就需要一个十分可信的中间见证者。
于是乎,执法记录仪出现了~
相关部门要求,现场执法活动要全程视音频记录。
这样一来,既可以很好的扼制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又可以约束执法人员文明执法。
所以你会看到,在很多执法现场,公安、城管、工商等执法人员必开摄像机和手机。
但是,拍摄的东西在司法证据认定上仍可能存在隐患和瑕疵。
比如如何保证影像资料真实可信,无剪辑无篡改?
万一有什么不利于执法方的东西,记录仪被“毁尸灭迹”怎么办?
怎么样能使记录仪拍摄的内容更加可信呢?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执法过程有迹可循,真实完整,没有第三方做手脚。
实现方法就是,将记录仪看到的,听到的内容直接上传到“区块链”上。
这不是异想天开,已经有人在这么做了~
近日,在杭州一个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监督活动中,西湖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的检察官用上了“检察区块链取证设备”。
该取证设备外型为一只普通执法记录仪, 所有电子数据都会被直接上传并存储到 “区块链”上。
划一下重点:
首先,该设备能为电子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区块链认证;
其次,它还能自动生成包含时间、地点、数据格式、校验码等取证要素的取证报告。电子证据所有的改动,哪怕是图片被旋转,都会被一一记录在链。
这样一来,后期采集证据时,就可以将设备中的内容作为一种有利的电子证据。
区块链应用于执法领域的好处可以概括为:解决司法证据采集的可信问题,降低证据被篡改的风险。
相信这一方案,可以落地更多的领域,监督更多执法者,做到规范自我,文明执法,不要再打“灯罩儿”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