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收到一条微信,大致是表达孩子不听话,大吵了一架,把手机给摔了,心情很不好的话。听完了,没想好怎么回复。我的心情也开始“不是很好”了,很担心这个素来非常安静,非常听话的女孩子。她也应该是积蓄了很久的了,在强势又有点焦虑的妈妈面前顶嘴了,虽证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长大了,可很是担心,妈妈焦虑的情绪以及她跟孩子的沟通方法,这个孩子的青春期能过渡好吗?也有可能是我想的复杂了,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于是,又开始“心不在焉”的给桃子刷牙。“踢猫效应”开始了,那么家里最弱势的就是桃子了。就差一根“导火索”了。
果然,让我给“找”到了,桃子不怎么愿意刷牙,扭来扭去。我的声音提高了,动作幅度大了些。桃子看着镜子中的我,声音虽小,但是很坚定:妈妈,你能好好的吗?这句话,瞬间“击”醒了我。对啊,为什么又把情绪传递给我的孩子?!心里很愧疚,没有好好刷牙,是有原因,但发脾气,是我想转移担心学生成绩的情绪,是接受了别人“踢”给我的焦虑,我又转身想“踢”给桃子。
静下心,跟桃子说,好的,妈妈刚才有点不高兴,对你发脾气了,对不起。桃子我们好好刷牙,我们要做“小牙恐龙”(《婴儿画报》里爱刷牙,吃东西有节制的小牙恐龙),牙齿白白的,没有小虫子对不对?
桃子说:嗯。是的妈妈。
那么,桃子咱们这会认真刷一下好吗?
好的,那妈妈轻一点。
没问题!
让我高兴和欣慰的是:桃子敢于跟我表达她的真实想法。这是我小时候不敢做的。低自尊的形成就是强迫和压制点滴积累和演变的啊。可桃子没有,这足以证明我和桃子平时的沟通大部分是平等的,桃子愿意跟我分享她的感觉,她的想法。我很庆幸。
自结婚后,才慢慢觉得,与有一个清晰边界感的人相处是多么的幸福。等到孩子出生后,慢慢长大,越发感觉,这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感。不能仅仅狭隘的认为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了”。我要控制她,她就要听我的话才对。
树苗娇嫩,需要我们遮风,挡雨,更需要我们修剪枝桠。然后呢,小苗要长大啊,他们终究要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做父母,是一辈子的功课,过了一座山,还有一座山,修行一辈子,到了终点的那一天也不会停止对孩子的挂念,这是人性:柔软的爱子之心。
疑似台独的某作家,虽不耻于她的做法。但她曾在一本书中写的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你看,又要做一位有智慧的,一辈子肯定会操心累心的父母,又要学会得体的退出他或她的生活。这分寸,我等普通人很难把握啊。
想告诉那位妈妈该怎么办,编辑好短信,又给删了。因为我还是没有想好该怎么说,我也没在”现场”,没有那种“逼真的”身临其境的经历,仅凭借只言片语的想象,很怕说不到点子上。告知方法总得行之有效吧,只回复了,她是个明事理的孩子 ,好好谈谈 按时上传作业就行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一大堆话,但最后选择了:简单点的吧。
ps: 早就告诉自己做一个有温度的妈妈,可总是担心,开学后,势必,还会遇到各种级别的“踢猫”之情绪,更要“警惕”自己不自觉的变成“踢猫分子”。桃子妈妈,加油吧!
什么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其实来源于一个小故事,一名男子在公司受到了上级的批评,于是他心里很不高兴,回到家后看到孩子在家里沙发上活蹦乱跳的,就把孩子大骂了一顿。委屈的孩子莫名其妙被骂了一顿,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来到门口对着正在晒太阳的猫踢了一脚。
这时候正好有一辆卡车开了过来。卡车司机看到突然出现在路上的小猫,情急之下猛打方向盘,结果撞伤了路边那个刚刚“踢猫”的孩子,引起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