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古代异闻录》:没有智商的鹦鹉,为何成为屡破奇案的侦探?

《中国古代异闻录》:没有智商的鹦鹉,为何成为屡破奇案的侦探?

作者: 以书为径 | 来源:发表于2022-05-27 21:28 被阅读0次

    “到这儿来,罗伯特!到这儿来,罗尼!”一只鹦鹉在不停地重复着这两句话,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察通过两人的名字着手调查,发现罗伯特和罗尼存在惯犯档案中,迅速锁定他们就是一起盗窃案的嫌疑人。

    后来,经过一番审讯,验证了警方的推断,罗伯特和罗尼如实交代了作案过程。原来他们在夜里入室盗窃,屋子太大,怕彼此走散,在漆黑的夜里,不停地呼叫对方名字,正好被一只鹦鹉记住了。鹦鹉成为了他们入室盗窃的“证人”,协助警方破案。

    这是2003年,发生在美国一户人家的真实的盗窃案,也是一个真实的鹦鹉协助警方破案的故事。在整个故事中,鹦鹉扮演的角色,严格意义上说,它其实不是“证人”,而是提供线索的“侦探”。鹦鹉只是一只鸟,我们都知道它会说话,但是不清楚它是否真的有记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鹦鹉扮演侦探角色,协助破案的故事,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了。作者呼延云在《中国古代异闻录》中讲了两个关于“名侦探鹦鹉破案”的案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非常神奇,后来弄明白了其中的原委,才知道鹦鹉没有做侦探的能力,也不会协助破案。鹦鹉只是一只没有智商的鸟,为何会成为屡破奇案的高手呢?下面我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下原委:

    1.鹦鹉是没有智商的,但有记忆

    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所以它们没有思想和意识,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鹦鹉属于鸟类,大脑是鸟类中比较大的,没有大脑皮层,不可能存在智商。鹦鹉之所以能够模仿人话,由于它大脑的特殊结构决定的,并且能够进行短暂的记忆。

    在英国曾发生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次鹦鹉学话比赛,一只非洲灰鹦鹉因说了一句话很有智商的话,赢得了冠军。比赛没有开始时,所有鹦鹉都被罩在笼子里,开始比赛时,才揭开所有鹦鹉的鸟笼罩。刚刚把那只非洲灰鹦鹉鸟笼罩揭开,它就说:“哇塞,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轰动,赢得了冠军。

    它的主人非常兴奋,还邀请许多贵宾到家中庆贺,当笼罩一打开的时候,鹦鹉却说:“哇塞,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气氛非常尴尬,它的主人感动十分羞愧。他一心想着鹦鹉那么聪明,肯定会说:“哇塞,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贵宾!”它却把贵宾当作了鹦鹉,因为鹦鹉没有大脑皮层,也就没有思考的能力,不具备智商。

    鹦鹉之所以能够说出那么长的那句话,关键在于有人教会了它。鹦鹉本身是不会自己思考的,通过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鹦鹉没有智商,只有短暂的记忆。为什么说是短暂的呢?因为鸟类的大脑结构决定了它们的记忆不会长期保留。

    2.鹦鹉拥有机械性的模仿技能,但需要条件反射

    呼延云在《中国古代奇闻录》中讲述,鹦鹉之所以会说话,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它具有“先天优势”,发生器的上、下长度及与体轴成的夹角均与人的相似,舌根也非常发达,舌头富于肉质,前端细长呈月形,犹如人舌,转动灵活。所以才能模仿人语,发出一些简单、准确、清晰的音节。

    第二个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有人教它,在它前面反复地述说一句话或一组话,否则,一只从来没有接受过训练的鹦鹉,是不会说人话的。这个就是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改变它的大脑对外界的反应,也就是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机械性的,很单一。

    后来,我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得知,鹦鹉具有表演才能和模仿技能。很多马戏团讲鹦鹉进行驯服,反复教它们一些动作,表演时再通过条件反射就可以让鹦鹉不停重复一个表演动作。模仿技能最主要是模仿人类说话,在科学上也叫效鸣。更有趣的是,鹦鹉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国鸟。

    如果说一只鹦鹉,在案件发生的整个过程,没有听到任何重复性的声音,它是不会发出那样的语言的。它没有经过重复练习一个动作,就不会自己独立完成一个动作。《开元天宝遗事》中关于富商杨崇义被杀案件中,鹦鹉大声说:“是刘氏和李弇合谋杀死了我的主人。”这句话应该是有人教会了鹦鹉,它才会说得出来。

    3.鹦鹉协助破案,实际是一种人为的手段

    明朝大学士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写过一个鹦鹉破案的故事:一只家养的鹦鹉突然飞到正在微服私访的陆纶身边,突然堕地,像死在地上。当陆纶靠近一看,它又恢复了正常。经过一番调查后,鹦鹉坠地的地方以前发生过凶案,陆纶机缘巧合下破了一桩陈年旧案。在民间,都认为是“鹦鹉显灵”,为死者伸冤。

    鹦鹉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动作,是因为它目睹了整个过程,之后还有人教会它重复做这个动作。当看见陆纶经过时,讲鹦鹉故意放出来,才出现了故事里的一幕。鹦鹉协助破案这种说法,实际是一种认为的手段。在古代,侦察技术不发达,又没办法拿出证据,只能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揭发案件。

    再加上,在古代,处于封建迷信的时代。大家看到这种现象的出现,行凶者肯定会感到害怕,于是不打自招了,真相大白。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利用了犯案者的害怕心理。在他们心理已经有了一道创伤,只要有人利用外物揭开那道伤疤,事情总会水落石出。

    在明朝,法律严明,刑拘手段比较多,不管是谁犯案了,违反了法律的规定,终究受到法律的制裁。很多旁观者,不想惹事上身,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但又想揭发犯案者,才会想出这种方式来协助破案。然而,真正协助破案的还是背后里的那个人,鹦鹉只是一个桄子。

    4.总结:

    从古至今,鹦鹉虽然一直在进化,但它还没有具备思想和意识,所有的有关的案件或故事的背后,都是有心人的“有意为之”。鹦鹉的效仿功能,死板、单一,像一台重复的机器设备,你让它做什么,它就会做什么。鹦鹉就像影子,也像复读机,具有丰富的肉体和外表,却没有内在的思想,总处于被人利用的劣势。

    从鹦鹉身上,让我联想到教育小孩要言传身教。特别是幼儿期的小孩,他们看见大人做什么,也跟着做。身为父母,行为言行,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子里,随着时间的长大,也慢慢表现出来。要想自己的后代不再重复自己的错误行为,我们需要立即更正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与法律,更要符合正确的为人处事之道。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内涵。不仅要拥有强壮的肉体,更要拥有智慧的灵魂。既不能被别人当作工具利用,也不要把利用别人去做坏事。当我们变得足够强大,能够分清是非黑白,辨别人心险恶,也要向“鹦鹉”学习,举报罪恶,维护正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异闻录》:没有智商的鹦鹉,为何成为屡破奇案的侦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cp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