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这个人
都说是少年学的如刀上刻的,但随着年龄向老的方向迈进,很多曾经刻在记忆里的东西也都让岁月给冲走了。但是有一句话,却是稳如磐石地刻在了脑子里。
这句话出自天才政论家贾谊的经典政论散文《论积贮疏》。《论积贮疏》是贾谊23岁时(公元前178年)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建议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积贮。可能是背诵的篇目第一句话印象最深刻,所以开头的那一句“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一直是我最记忆深刻、最理解的句子。但一直以来也只是局限于知道管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知道一国之君得爱护百姓,重视积累。
昨天,看完写给孩子的《史记·谋臣与名相》篇,再到度娘处探求,才知道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知道管子——管仲是一个多么了不得的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意思是百姓的粮食充足,才会懂得礼仪,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才会知道荣誉和耻辱。这是度娘给我的详解。
写给孩子们的《史记》这本书,是这样介绍管仲的:文题,《春秋第一相——管仲》。文章把《史记》中有关管仲的故事用最精炼、最通俗还带拼音的方式展示给孩子们。文后还附有《知识加油站》,解说了管鲍之交的成语,斋戒的意思,还有召忽其人、《管子》其书,最后还有一篇助孩子们理解史实的《读史启示录》。
感觉,这是写给孩子们的书,也是写给记忆日渐衰退的老人的书。读《史记》原文,我的记忆很有限。即使在年轻时,也不是很给力。虽然司马迁以文学笔法写史的手法很高超,但除了用心读了教材中所选最经典篇目《鸿门宴》《荆轲刺秦王》《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之死》《高祖还乡》等篇之外,资料里所用的大量豆腐块阅读都不过是为了完成试题训练,乐趣是不大的。
学生怕文言文,其实老师读文言文也是头痛的。语言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故事的精彩,所以传统的弘扬真的需要恰到好处的方式。感觉孩子们读的《史记》这本书真的是很棒的,适合初学的孩子,也适合补课的老人。
《春秋第一相——管仲》这一章节,让我全面了解了管仲这个人——有才华有远见卓识但也有不少缺陷的一个真真实实的古人。
管仲在春秋时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齐桓公的称霸就得益于他的改革。和他同时代、被后世人称为圣人的孔夫子都对他佩服有加。在《论语·宪问篇》里,孔子这样称赞道“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头散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
管仲有很多缺点,比如说年轻时和好友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很贪财,很自私;三次从战场上逃回来,贪生怕死,没有爱国情怀。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发挥自己的才华,因为他遇上了懂他的好朋友鲍叔牙,因为他有满腹的才华,有洞察世事的能力。
鲍叔牙说管仲贪财、自私是因为他家境贫寒;说他多次当逃兵是因为家有年迈的母亲,要尽孝道。因为有这样的知己,管仲才有了许多机会,这是管仲的幸运。但管仲不只是靠幸运生存,而是靠自己所拥有的雄才伟略征服了和他一样才高八斗的鲍叔牙,甚至让原本欲将他置之死地的齐桓公心悦诚服,甘心情愿让他为相,还把曾经射杀过他的管仲称为“仲父”。管仲也没有辜负齐桓公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大兴改革,让齐国一步步强盛起来。只可惜,齐桓公最终没能听管仲临死前的嘱咐,最后被奸臣们活活给饿死。
管仲临死前劝齐桓公要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些人,尽显识人之明,远见卓识。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易牙不惜烹煮自己的儿子以满足齐桓公的口味;竖刁不惜閹割自己来伺候齐桓公;常之巫天天为齐桓公请神驱鬼,祈福求寿;卫公子启方在齐桓公身边唯唯喏喏了整整十五年,父亲死了都没有回家奔丧。管仲看出了这些人自私冷酷的动机,苦口婆心和齐桓公一个个分析,只可惜齐桓公随认可管仲的分析,确没有兴利除弊的勇气,最后把自己变成了悲剧。这也从侧面体现管仲的非同一般。
人无完人,但不完美的人也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说的就是管仲这样的人。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