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看老电影,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香港老电影中会出现这样的街头场景:一群街坊邻居提着水桶在街上排长队,为的是接水回家吃用。起初我并未觉得这有什么异样,对于我们这些最近十几年才吃上自来水的人来说,用水桶到街上打水也好过用扁担到远处的甜水井打水吃。但是香港是有自来水的,难道是因为那些电影里的街坊住宿条件太差,没有铺设自来水管线?
当然不是,香港固然存在一些设施不全的地方,但是缺水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香港岛,四面环海,岛上的淡水资源全靠几个水塘供应。是不是对水塘这个词很有印象,没错,就是香港警匪电影里常提到的那种水塘:郁郁不得志的警察会被调去看守水塘。那时候我还纳闷,一个破水塘有什么好看的,殊不知水塘真的关乎香港的命脉。遇到反常的干旱年份,池塘里的水得不到雨水的及时补充就会导致供水问题。此时当局就会根据干旱的程度来制定限水措施来保证用水的可持续性,制水分为三级,从每天限时供水到每四天供水四小时,甚至出现每家每户限打水两桶的规定。
这在地处南国的香港来说是件很残酷的事情,那点水就算是用来供全家食用都很勉强,更别提洗衣洗澡了。而香港的气候又如此之炎热,一身汗碱却没水洗澡,那种难受劲儿你可以闭目脑补一下。可是在殖民地居住的白人和各大酒店却在全港紧急制水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充足的淡水供应,不得不说,当时的港英当局的确没把普通香港市民当自己人。
到了后来,港英当局和大陆谈判希望引进东江水来补充香港的自来水供应。鉴于缺水只会对香港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而不会影响在港英人的日常用水,为了广大香港同胞的福祉,政府积极响应,从东江提水供应香港。从此之后,香港不再为干旱缺水所困扰。而为了足量保质供港用水,附近的沿海城市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不但干旱时优先给香港供水,水源地的经济建设也让位于供港水源的保护。
正是这样的牺牲,使得香港同胞得以用上优质廉价的东江自来水。香港今日之繁华离不开东江水的滋润,否则无论是居民用水还是工商业用水的短缺都会限制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