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在江南,也很少走出江南,我时常问自己:就这样在江南一辈子?我久藏于心灵深处那缱绻的疑惑,竟然是在这几天有了答案,不会!真的,虽身处江南,这个烟雨如梦、丝柳如织的地方,我却随着胜梅发来的一张张雅致的图片,一段段柔和的文字,这颗燥动的心,也于遐想中游历了一次大西北,真切地感受着它的空旷,宁静,博大,深遂,甚至粗放,简单,苍凉,孤单......
遥望大西北,心便属于了那里,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无垠的沙,皑皑的山.....仿佛一生可以放任,一世得以从容。
我同样可以享受呀,住在青海湖边,早早推开窗,刹那,于静谧神秘的湖面衔接处,炫丽的霞光中朝阳喷薄而出;沿湖边信步,听连绵起伏的湖水哗啦啦冲击着湖床的石,像是谁在诉说千年的沧桑....
登上3800千米的拉鸡山,放眼四周群山白雪皑皑,便进入一个圣洁的世界,心中只剩下一片纯净;快乐地尽情着蛙跳,飘飘然欲仙般.....
进入茶卡盐湖,手随处一捧亮晶,玉一般剔透;远眺湖面,蓝天白云远山尽倒映湖中,如入天空之镜,无褶无痕......
终于临近梦中的敦煌,在这个古老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我真切地倾听着往昔的喧闹与繁华。那闻名于世的石窟中,两千多尊佛已静静为我守候了几千年;那飘逸灵动的飞天,让人充盈着神话般曼妙的渴望;途经鸣沙山,任双脚深陷美美感受那一记轻软,温柔;过月芽泉,沙漠中的一地绿洲,如月泉水简直让人置身江南;身处玉门关,不由得王之焕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脱口而出;伫立阳关,体会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只有找不回的过去,找不到的故乡,路漫漫,情长长。极目荒凉,顿感沧桑,情之所至,竟又不知何时又何处,惟天地之悠悠而怆然泪下。时至午后八点半,注目太阳依然高悬长空,又仿佛到了另外一个国度,惜白昼之漫长,叹人生之短暂......
一路踏着白雪群山到达嘉峪关,长城犹在,而今其人竟不知何方?游马蹄寺,惊叹着异国风情之建筑;莽莽雪山,依依草甸,迷一般的洞天石窟让人流连忘返;而绵长的祁连山,究竟隐藏了多少惊艳的时光!行至丹霞,极目远眺茫茫逶迤群山,处处色彩斑斓,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竟不愿追寻人间之烟火何处,又不念想尘世之矫情安在,恍然隔世,于虚无缥缈中遗世独立......
美丽的大西北,陶醉在清亮的驼铃的晃荡声中;沉睡在成群的牛羊的咪咪声中;甜蜜在哈蜜瓜,驴肉黄面,甜胚子,牛肉小饭,老巷砂锅,鱼片粥,杏皮茶的美食之中.....
我只能是遥望,来不及细细体会其中每一个细节,那就让所有的一切都粗旷些吧;也来不及美美品味每一个特色,那就让所有的一切都简单些吧。我们很难苛求所有的完美,也很难苛求所有的拥有。人生中有如许的东西,我们最终会一件一件地失去,但是我们不能失去我们的灵魂,一个时常带着自己的心去旅行的灵魂。尽管蜷缩于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但我们的心要经常出去走走,于自然无限接近,于真实无限接近,于灵魂无限接近,才使自己不致于在短暂的岁月中渐趋萎靡,渐入消沉,才能让有限的人生有勃勃生机,有奕奕活力。
我是江南人,区域化让我有了江南的性格,多愁,隐藏,脆弱,但同时也多情,专注,执着。我很少走出去,时常的无奈。但我愿意借胜梅这次的实地旅游,给我一次关注的机会,一次遥望大西北的机会,一次在心动的历程中,能与大西北的真诚,坦率,粗旷,豪放碰撞一次的机会。尽管于臆想之中,不太真实,甚至不对的,但我仍愿意用心去感受。几百年前有徐霞客游记,穷尽一生寄情于山水;近代有三毛撒哈拉沙漠人生之旅行;最近,我在专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余秋雨先生说,路就是书。
是的,路就是书,只有经历,才有阅历。人生之路这本书,得自己走,自己写,边走才能边写。我们别等到垂垂暮:年翻开书,才愧然发现上面一无所有。遥望大西北,我书中精彩的一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