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中心小学五(1)班的孩子们开始了《小艾多的世界》阅读。家长都比较忙,我和孩子们在学校共读。
第一章《从前有个小男孩叫艾多》。
小艾多很喜欢妈妈的一句话:“你实在应该克制一点儿,不要乱下这种评语。”因为老师批评小艾多没用功读书时,小艾多脱口而出,说出了这句话。结果家长被老师“邀请”到学校谈话。小艾多人生中学到了第一课:讲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对象是谁。
孩子们课堂上也交流了对“讲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对象是谁。”的认识。

















孩子们的理解有些肤浅,对这些很少接触课外书,看到外面世界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不同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特点的孩子,与孩子们的交流也是一门艺术。有的孩子适合鼓励,不适合激将;有的孩子需要鞭策,不适合“恭维”;有的孩子需要冷静,不要步步紧逼……同样的问题或话语,面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说法。
想起了《论语》中的一段话: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甚远,所以更得记住:讲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对象是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