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色梦乡》:从一个逃亡事件中看“日本”社会现状

《金色梦乡》:从一个逃亡事件中看“日本”社会现状

作者: 无音1802 | 来源:发表于2023-06-19 14:15 被阅读0次

    DAY 112 周六,晴

    从一个逃亡事件中看日本社会现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说《金色梦乡》整个故事线倒也不复杂。虚构故事线里,新上任的日本首相在仙台市巡游时遭遇不测,路人甲快递员被污蔑为凶手,遭到全城追捕。虽然多次遇到险境,但在自身努力和朋友的帮助下逃出生天,故事也引来了一个相对而言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结局。

    当然,警察为何追捕一个毫无相关的路人甲?这也是本书一直在暗线铺垫的“大人物”、“背后组织”、“神秘社团”、“政府要员”……他们为了某些目的,干掉了首相,然后找个人背锅——此书参考了肯尼迪总统遇刺案件里的倒霉鬼奥斯瓦尔德——每个人都知道他是凶手,但每个人都知道他不是最终的凶手。他只是一个临时拉出来的背锅侠。

    一、背后的手

    假设,作者是按照他所想象的日本社会落笔。他构建的是:一个看似已经文明发达、民众安居乐业的社会,实际上在暗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他们操控经济、政策、资源、媒体、警署、名流。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目的,可以枉顾公平正直、居民的名誉和人身安全。

    他们吹嘘法治,又践踏法治。但既然是吹出来的泡泡糖,丢脚下踩两脚也没什么关系?逃亡的主角虽然有些麻烦,但也仅仅是一只还在院子里散步的鸡,命运早就取决于厨子的刀什么时候砍下。所以在故事的最后,即便主角成功逃亡,“背后人”还是安排了一个替死鬼,顺利把案件结束。

    很多时候,侦探小说总是说“在一个案件中,谁受到最大利益,谁就是最可疑的”。其实这么一看,相比首相的身亡,快递员的逃亡实在无足轻重——只不过我们以快递员为主线的视角看书,现实的格局都在看不到的高堂之上。当然,书中也没有刻意去刻画那些“背后的人”,有名字的,也不过是副首相、仙台市本地势力、监控设备提案集团。他们确实在首相过世中获利,但他们就是背后的策划者吗?相信被“罗斯查尔德家族”洗脑的在座,也不会简单相信这个阴谋吧。

    当然,这个再往深处说就变成政治话题,在此跳过。

    不过作者还是从中表达了他对日本政府的感觉:官员谋取私利、拿民众税金瞎搞、警察不维护民众权益、大范围无监管的监察设备窃取民众信息、媒体受制于更强的势力和背后的资方。

    二、民众

    面对媒体的假新闻,民众总是抱有看热闹的心态。剧情中,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朋友,都对这个刺杀事件抱有看热闹的心态。民众为何看热闹?

    《娱乐至死》说的并不是娱乐报道导致死亡,而是当一个人信息源都来自媒体的时候,他还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吗?他还能觉察世界的真实面貌吗?科技造就了便利的生活,亦把我们围困。

    虽然,大家都是仙台市的民众。但是仙台跟我有什么关系呢?真实的仙台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即便今天通宵看追捕直播,明天还是要按顺序、按流程、按节奏上班,重复昨天的事情,准备明天的重复。在这种“孤立”的环境中,媒体便是为数不多“了解”真实的途径。——即便可能是假的。科学让生活分类,人无法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产生感知,在这些区域中航行,好比驾驶玻璃没擦干净的汽车。

    那亲身经历这就可以跳出由媒介构建的故事吗?

    主角、主角父母、主角前女友、主角的朋友……他们知道故事的真相,但当全世界都在否认这个真相的时候,你手头的真相还有多少可信度?你的坚持又是为何?

    民众看似参与这场全城追捕,实际上他们并不参与这个活动之中。他们只是故事剧本的NPC。他们跟随媒体的告示,按次序出场、退场,构建一幕幕背景。

    难道这就无解了吗?

    烟花厂老板道出这一关键。烟花表演,虽然只是可有可无的活动,但它创造了一个契机,让人跳出日常的框框条条,得以“睁眼看世界”。大家从各地来,齐聚一起。真实的烟花一年一次,虚拟的烟花每时每刻都在绽放。

    此外,主角“快递员”的身份也是一个有趣的设定。他们游走于各地、见识不同的人、运送不同的货品,某种程度而言,是“跳出框架”之人。但他们也只是能看到他人的生活,并不能解决自身的生活——工资有限。

    三、友情

    按次序出现在剧情中,给主角逃亡提供助力的,分别是:

    森哥,在事件开始前告诉主角已经深陷阴谋要赶紧逃亡。

    阿一,在事件开始后第一个接纳主角的人。

    流浪汉,转移警方注意力。

    杀人魔,从警车里解救主角,提供庇护所。

    岩兄,用快递车提供转运机会。

    晴子,给旧汽车提供电池。

    住院癖好者,提供下水道逃亡路线和井盖。

    嘻哈族,提供衣服伪装。

    轰叔,提供烟花。

    整容医生,提供整容手术。

    ……

    这么看来,没有这些“环环相扣”的助力,故事大概一开始就死掉了。当然为了剧情我们可以说这是作者故意铺垫的——主角开场就死掉的小说真的不多,《无人生还》勉强算一点吧。我看了一些豆瓣评论,质疑习惯和信赖真的可以在那种环境下继续发挥作用吗?

    这个问题好比“XX和XX掉下水,你先……”,只有到了那个情景下才会有答案。作者也尽可能在前面做一些铺垫,让事情看起来更合理一点。但无论怎么说,剧中设定的友谊最后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如果回到一个广阔的视角,便会发现,主角正是被那些他所“逃离”的条条框框所“拯救”。

    他的品性、他的为人、他的经历,导致他被选为一个背锅侠。当突发事情发生之后,他的朋友有两个选择:相信大家都相信的真相,还是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真相——之前那么多年的认识、共同经历的事件(父母养育、社团游玩等)。这也对应了上文,媒体所构建的真实or自己参与的真实。没错,很多时候媒介带来全新的、广阔的、宏大的视野。我们无需亲自建设污水处理厂、组装发电机就可以使用自来水和电网,但语言就是真相的全部吗?

    于是剧中的众多老铁,最后还是依照“本心”助推主角一把,最后换来一个不错的结局。

    四、虚、实

    故事开头就说这个案件最终陷入罗生门或肯尼迪式的荒诞,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的痕迹越发迷糊。但事情就是如此,若干年后即便找到了一个答案,也仅仅是一个答案。俗话说,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或许只是正义的背尸人吧!

    无论时间是事件后的三个月还是二十年,仙台市的日子依旧如往日一般。主角的生死不过是这场闹剧的一阵笑声。上层人不会在意谁背锅,下层人也不会在意谁造了这个锅,唯有背锅的人才知道这个锅的重量。

    这是一个看不见的锅,但不妨碍它很重。

    媒体所构建的世界依然在运行,大多数民众也在自身的框架里转圈。

    但是在虚构的时代,不要忘记真实的重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色梦乡》:从一个逃亡事件中看“日本”社会现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zj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