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郭德纲曾说:“你会说话,我也会说话,为什么你要花钱听我说话?”
这说明,相声演员的“说话”,和普通人的“说话”是不同的,它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系统学习,且能让人开心。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的“说话”也需要系统学习,别人想听也要花钱,更重要的是,听他们“说话”很可能会变得更好,那就是心理治疗师(又称心理咨询师)。
说到心理治疗师,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心理治疗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吗?如果能,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莫妮卡·布里永在《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一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这本书是她根据自己40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在神经科学和心理治疗领域前沿的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的,书中系统、深刻地回答了“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个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
那么,何谓心理治疗呢?
权威的解释来自法国第二十一号法,它是一部修订《职业法则》及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领域其他立法的法律,它定义并保留了心理治疗的实践以及心理治疗师的职衔。
它对心理治疗的定义是这样的:
针对精神障碍、行为障碍或任何其他引起心理痛苦或困扰的问题的治疗,旨在促进来访者的认知、情感或行为功能、人际关系体系、人格或健康状况发生重大的改变。这种治疗超出了解决常见问题或是仅仅提供建议或支持的范畴。
可见,心理治疗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士的治疗是不同的,它更侧重于那些组织并调节人的精神和心理功能的因素,且是在科学界公认的理论学派(心理治疗的主要学派包括人本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疗法,以及精神分析疗法等等)指导下进行的。莫妮卡·布里永博士在书中更多的是用精神分析疗法。
今天的文章,我将结合《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本书来具体说说,来访者(求助者)是如何在心理治疗这个过程中慢慢改变的。
莫妮卡·布里永在书中强调,心理治疗中的改变,是一个难以预测的过程,因为改变是一种动态的、主动和渐进的现象。但改变的轨迹也是存在的,需要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这对组合具有灵活性,在摸索中缓慢前行。
1.改变的分水岭,从来访者决定要改变开始
改变的意愿,对于改变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在心理治疗开始,即使来访者已经产生了有意识地去做正确的事情来减少痛苦的想法,但他未必做出改变的决定。
也就是说,虽然很多人被负面情绪困扰着,也知道要做出改变,但很可能改变的意愿不够强烈。
因为改变的背后有很多不确定性,会让人恐惧。
比如,一个在关系中感受不到温暖和爱的人,看到了这段关系的不利影响,也隐约看到结束这段关系的必要性,但又觉得自己离不开这段关系,尽管这段关系会给他带来痛苦,因为他害怕关系结束后自己不适应,还需要付出努力去建立新的关系。
可见,当一个人没有改变的勇气时,即便承认改变的必要性,也很难真正改变。
这也是莫妮卡·布里永在书中强调“改变的矛盾心理”,而这也会影响到治疗的过程。
换句话说,只有来访者决定要改变后,才有可能真正改变,这也是改变的分水岭。
2.改变的三种动力,促进来访者真正改变
莫妮卡·布里永认为,虽然心理治疗中的改变风云变幻,但随着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越来越稳固,来访者会获得三种改变的动力:
第一种动力:当来访者放弃了从理智上理解自己困难的唯一意志,停止主动寻找“为什么”和“怎么做”,以接纳的态度倾听自己内心情感的维度时,这时的来访者就有了第一种动力,因为他学会了跟随自发思想的引领,能够保证情感思维的流畅性,这样他就避免了被自己的情绪吞没。
第二种动力:当来访者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能全然投身到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由探索时,他会觉察到自己困难的不同层面,而这时他在某一时刻会出现一个扳机点,即突然的意识觉醒,这会让他做出冒险去改变的决定,于是进入改变的第一阶段——放弃旧有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第三种动力:当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努力后,这样的治疗关系,能引领来访者走向那些可以促成改变的关键转折时刻,而这也就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动力。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理解改变的这三种动力:
一位男性来访者称自己的上司太过挑剔,让他难以忍受,于是来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心理治疗师在治疗的过程中,引导他体会内心那种难受的感觉,而这就是改变的第一种动力,即保证情感思维的流畅性,然后他把自己的上司比作自己的父亲,因为他在童年时就饱受父亲的指责,这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联想,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烦躁情绪的真正源头,而这就是改变的第二个动力,即冒险求变。
接下来,心理治疗师会继续引导他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他恐惧、抗拒、情绪和自我防御的迷宫中跟随着他,正是这种不断的调整、主体间的协调构成了心理治疗的关键支点,这就是改变的第三个动力,即治疗关系。
可见,来访者真正的改变,是在他和心理治疗师构建的治疗关系中发生的。
3.主体间关系,是心理治疗的主要手段
莫妮卡·布里永说:“心理治疗是一个双人旅程,正是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使心理治疗取得进展,而改变正是源于这种相互影响,同时影响着来访者和心理治疗师。”
也就是说,心理治疗师的“说话”和来访者的“说话”成为“主体间的对话”,最终会促使来访者“改变”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主体间关系呢?这样的“主体间对话”是怎么产生的呢?
主体间关系,或主体间性,可以理解为,心理治疗师通过使用共情技术,完成两个人互相交流并在不知不觉中相互影响。
其实,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和心理治疗师同时在追求两个目标,即隐性目标(共同创造和把控他们之间在意识范围外形成的关系,以便使这场相遇能尽可能发挥效用)和显性目标(双方重点关注来访者的人际关系问题、有害的行为或态度、负面情绪、干扰思想、记忆、梦境等所有来访者有意识地表达出来的内容),而这两个目标的达成,心理治疗师起主要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心理治疗师“说话”非常重要。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主体间性”,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对话时做到“我知道你的感觉或想法,我可以猜到你的意图”(单向主体间性),以及“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感觉到你感觉到了我的感觉”(双向主体间性)。
可见,这种促使来访者改变的主体间关系,除了前面说到的来访者改变的欲望、动力外,还需要心理治疗师在理论、技术,以及自我人格上的成熟,包括从来访者的无意识层面找到其痛苦的根源、制定治疗框架的内部逻辑、触发来访者主体化过程的情感倾听等能力。
也就是说,“主体间对话”,是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的互动,又称“主体间相遇”。
写在最后:
心理咨询和治疗以促成一个人的改变为目的,但改变是要一点一点来的,走得越慢,到得反而越快。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本书就是以“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作为出发点,来深度剖析心理治疗的本质和精髓的。
另外,莫妮卡·布里永还在书中介绍了很多有关心理治疗的内容,比如,从身心医学的角度,如何看待来访者身上出现的身体痛苦、心理治疗的框架如何制定、心理治疗如何终止,以及怎样成为心理治疗师等等。
总之,无论是心理治疗师,还是正在经受痛苦想要寻求帮助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