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作者: 听雨声66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21:26 被阅读16次

          古语有云“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的修习德行、不断的严律克己而服务社会的过程。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可见“明明德”居首,只有明德再经过不断的磨练自我的品行和才能,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

    诸葛武候曾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了目标还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尝试,否则只是望洋兴叹、纸上谈兵罢了。孔子曾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世界上没有通过想象就能完成的事业。只有把心静下来,不断的学习、进步以驽马不舍,克己砥砺的精神才能实现目标。唐代长沙僧人怀素,是玄藏的徒弟,以狂草闻名。他苦练书法,把丢弃的笔堆积成山,世称“笔冢”。后来成为初唐著名的书法家,被人号“颠张狂素”。

    古语有云“物有本未,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物都先后,虚实,主次,长短,远近。孔子云“听讼,吾犹人也,必使其无讼乎”。抓住事情的根本是处理事情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直接的方法。而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忠、孝二字。古语云“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五帝的舜就是位仁、孝之主,他在“父顽,母嚣,弟傲”的环境中,仍然和家人相处和睦,所谓“其仪不忒,正是四国”他曾多次临危化事,险象还生,外宜亲戚,内宜父弟。在历史上对舜帝的高尚情操的肯定不是没有理由的。对于多次想谋害他的弟弟称帝后的舜并没有报复,而是封为诸候,赐与邻土,方便于相见。曾子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而商纣贪戾,杀妻杀子,诛叔诛伯,恶行涛天,民不聊生,骸骨满地,最终落得自焚而死,身首异处。

    诗经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人需要有一个目标,这样人生才能有动力、才能知礼。“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与国人交,止于信”君子心中应当有处事的尺度,古谓之“絜矩之道”。春秋卫大夫史鱼性情忠贞,为人耿直,至死也忧国忧民,为了让卫灵公远离奸佞,虽死不葬,以身谏君。孔子叹“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忠贞就像一枘利剑,无论何时都有决阴阳,割春秋之功,它不妄自悦人,也不妄自词废。

    曲礼曰“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是君子的姿态,也是处事的哲学,是为人的内在准绳。切不可恣意妄为,玩世不恭,狎而不敬,美丑自在人心,功道历史定论,所以君子必慎独行。曾子云“人不知其子之恶,不知其苗之硕”,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让情感驾驭理智,不要让喜、怒、哀、乐左右心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近道也”,像水柔至极而不争,才能作到利国利民,不受浮华之世的引导,但不是无私成佛,而是大道至上能成其私,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信、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谓之十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是途径,服务社会才是根本。古语云“意与日去,年与时驰,遂成枯落,多不接世”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di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