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四
今天听汪老师的讲座,有点惊喜:因为有这样的老师,有人说学生在谈恋爱,她不是如临大敌,急于喊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爱,去体验。
有很多的事实证明,很多学霸不会和异性相处,就是跟他们青春期没有“试爱”的经历有关。
汪老师对我们眼里的“早恋”没有严词厉颜地指责 ,没有语重心长地谈话,没有请家长,更没有孤立学生。只是让他自己去听别人的议论,去体验“恋爱”的味道,去承担“爱”的后果。
整个事件处理需要的时间很长,而且要承担很大的风险。需要时时留心,又要表现得平心静气。年轻的她能够这样理智,实在难得。
其实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多和老太太老爷爷聊天就会懂得:教育不过是让人学一些生活的技能和与人相处的技巧而已。不要过于扼杀人的天性,否则就是忘了教育的本来目的啊。
我以前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今天带着六岁的儿子回娘家。
两天的雨水泡透了路面,来往的车辆碾压出一道又一道不规则的泥坎,一个又一个不知深浅的泥坑。
车过不去的地方,我们步行。叮嘱儿子不要踩水,哪里肯听。
于是我干脆自顾自地在前面走,一里地的坑坑洼洼,他竟然没把鞋弄湿。
似乎最开始的水他是踩给我看的。
坐下打开工作室对话框,看了王磊老师分享《非走不可的弯路》,不免感慨:
我们做父母老师的,总怕孩子走弯路、吃苦、犯错。成长应该是一个不断体验,不断试错的过程。
不然,我们的梦境为什么总徘徊在家乡的田野上?
《非走不可的弯路》原文: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着我:“孩子,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走……终于走了过来。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不碰壁,不摔跟头,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过来人”的“拦路癖”,无非是想让后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但人性的发展,却无视这些,它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
不会因为长者的经历,而废除后来人的成长过程,没有这一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成长。
这是规律。
所以,明智的长者,会在叮咛之余,微笑着关注这一切的发生与结束。
再次感谢年轻的汪老师,有你这样的教学勇气,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