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华在《活着》一书的序言里写过一句话:“我在阅读别人的作品时,有时候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我很喜欢这句话。毫无疑问,《我与地坛》正是这样一本书。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史铁生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的却是: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高中的时候《我与地坛》是一篇课文,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本书。以前断断续续看过书里的几篇文章,直到今天才把整本书全部看完。《我与地坛》属于一本让读者边读边思考的书,书中作者思考的很多问题,也是我们自己时常会去思考的,比如不幸、灾难,比如生死问题,比如活着的意义。
《我与地坛》写的是史铁生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在这些经历里的所思所感。在最美好的年华他失去了自己的双腿,他和普通的年轻人是一样的,所以他接受不了,他挣扎,他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他甚至想到过死。
因为他是普通人,他并不能像先哲圣人一样顿悟世事,所以他花了好几年才把生死的问题弄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正因为把生死问题领悟的如此透彻,在他瘫痪以后的那些苦难对他来讲才没有那么痛苦和烦闷,与之而来更多的是豁然和通达。
【2】
关于母亲的文章,我看的不多,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家有两个,一个是龙应台,另一个就是史铁生。 《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都有写到母亲。其中最喜欢的是《秋天的怀念》,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在这篇文章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每当看到这几篇文章里有关母亲的描述,心里总会有无限感伤。常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青春岁月里做的那些错事。
也许这就是看书的意义所在吧,看作者笔下的故事,看作者的悲欢离合,去思考自己生命中那些难忘的经历,难忘的人。人们没有义务用一个作者的人生,去印证那些悲欢离合所具备的力量,只有读者会。
人生快走到以三打头的年纪了,要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有没有对不起的人,可以很坚决的说,除了父母,其他没有,其中特别是母亲。回顾走过的这二十多年,我有真正为他们俩考虑过吗?答案是,没有,可母亲却至始至终都有考虑到我。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关于亲情有太多难以割舍,关于母亲,有太多话,从来没有讲过,从来不知如何开口,那种心情就像书里写的:要是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人生的聚有时,散也有时”,每次翻开《我与地坛》,怀着温情与敬意读着里面的文字时,我总这样提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