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遇到天灾人祸或自身难以解决的难处,便有热心者鼎力相助。
image.png
50年代后,社会上助人为乐的风尚大大发扬,不论地区、亲疏、性别、年龄,一人患难,众人相帮。如危及生命的疾病无钱医治,各阶层人士便自动捐资,需大量输血者,则争先恐后无偿献血,尽可能为患者排忧解难。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助人为乐,才是好孩子。
image.png
如何助人,实际上有智慧!有的助,使受助者滋生“应该”和“依赖”;有的助,使受助者滋生“感恩”与“担当”!
说件事,大家一起思考:A和B两个营销主管,都乐善好施,群众口碑极佳。营销员每年都有考核任务,如果完不成,就会大大影响收入。A和B都会很用力地服务团队,支持他们发展,甚至在他们完不成任务时伸出援手,由于A和B的助人方式大不相同,久而久之,A成了令人感激不尽的领袖,团队充满活力,业绩上时有奇迹;B成了令人感到安全温暖的大家长,团队一团和气,生产力平稳。客观地说,都难能可贵。
那么,我们来看看A和B分别是如何助人的呢?
B呢,总是默默地关心着团队成员,对所辖每一位的业务进度了如指掌,于是,谁有产品滞销,她一边鼓励、给予战略战术指导,一边呢,又顺带地帮着消化,以使大家手里都有最优质最新鲜的产品,每个人活得轻松些。
A呢,擅长打鸡血,造梦,团队里总有一些业务员听后非常激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领任务,时间久了倍感压力山大。A会不断地用各种方式激励业务员,无奈,有些人思想丰满行动困难,最终败下阵来,面对着手中滞销的产品,哭求老大支援。这个时候,A循循善诱,使业务员为自己的行动力差而深感羞愧,并愿意承担一定责任。于是A开出几个条件,既能满足业务员的求助愿望,同时又可以通过共同努力把事情完美处理,在这些条件里,业务员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如若不应,则爱莫难助。通常,业务员都会权衡利益后,选择合作。而最终的结果呢,A会在谈妥的条件里,再额外给予业务员一定的补偿。这么几个回合、几番心理战后,业务员的情感起起落落,最后以喜剧收尾,自然对A感恩戴德。
我身边有很多人愿意选A做领导人,他们说太有套路了,要学学。我也在思考,这个带团队如带孩子。分配任务时,一定要营造氛围,让业务员热血沸腾,领取超出实际能力的指标,这叫激发潜能。只要信念足,够努力,还是会有很多人拿到超出预期的好成绩。如果遇到困难,领导人继续激励,不断赋能。当事人通过持续努力,最后无能为力时,让当事人承担一定责任。好处是,一方面,当事人未来会更理性,同时,也会培养起责任心。不仅如此,A陪当事人把事情处理完后,还给“甜点”,人的心情已经糟糕了一段时间,最后吃到“甜点”,即使一点点,也远胜锦上添花无数倍。A的帮,帮的巧,帮的有艺术,帮的有成果。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帮一个人,到底是自己的需要还是别人真正的需要?!我们帮一个人,在自己的能力范畴里,当然很轻松,可是在对方那里呢,也许他并没有真正努力,完全还可以再多试几次。如果一个人连多试几次都不愿意,那么说明还不够成熟,则更需要经历一些事多一些“交换条件”来促动其能力的增长、心智的成熟。
在帮一个人时,如果我们多一些“平等地互动”,“等价的交换”,这份助力一定更有“力”,更有“价值”。有什么事,能比促动一个人走向心智成熟,更好更有意义更快乐的呢?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新版助人为乐”!
2018-9-27蒋瑞芬写于江阴
47846337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