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你知道吗?儿童教育学派并不只有蒙特梭利。

你知道吗?儿童教育学派并不只有蒙特梭利。

作者: 七彩马有很多爱好 | 来源:发表于2017-12-03 19:11 被阅读104次

    在国内,蒙特梭利简直被捧为经典,一个幼儿园,如果挂上了蒙特梭利的牌子,那学费都能蹭蹭蹭往上长的。但是,你知道吗?儿童教育专家远远不止蒙特梭利一人,其中有一个人在学习幼儿教育的圈子里更是鼎鼎大名,那就是皮亚杰(Piaget)。

    皮亚杰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幼儿教育学家之一,他研究的智力发展(家长们特别重视的一方面),在教育学和哲学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他的研究理论对1970s的美国的学前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皮亚杰开始研究儿童的原因很有趣,在皮亚杰做一些实验的时候,他发现让孩子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回答一个问题,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孩子们的回答让他开始思考儿童大脑的是如何运转的,他们的思考过程又是怎么样的。

    皮亚杰认为,学步儿(1-3岁左右)也可以说是“体验者”或者是“实验者”,婴儿(0-1岁左右)也可以被称为“观察者”或者是“一边参与活动一边观察的观察者”。

    皮亚杰相信,幼儿的发展是有着明确的阶段性的,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相互连接,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可以跳过去的。每个儿童也都经历着相同的智力发展历程。同时,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离不开身体行动能力的发展。这个理念,如果结合中国人的一些老话而言,就是“三抬四翻五坐”,几个月到几个月,孩子具备抬头转头的能力,翻身的能力,或是坐立的能力。个人觉得这一点还是有道理的,婴儿的发展虽然有快又慢,但是大部分婴儿都是遵循着先会抬头,再会翻身,再具备坐起来的能力,爬和站(爬行不是每个宝宝都具备的,有的宝宝会先站再爬,或者怎么不愿意爬,甚至有可能会先走了之后,再爬),最后会走会跑。而同时,幼儿的智力也在不断发展,因为可以抬头转头,才能够观察四周,因为可以翻身,才可以具备基本移动能力去拿到自己想拿的东西,会坐之后,则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等等。

    皮亚杰同时也提出,儿童具备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儿童会主动自我选择和诠释在所处环境中接受到的信息,而不是很被动地去接受信息。敲黑板啊,个人觉得这一点讲的特别好,简直就是对中国“填鸭式教育”赤裸裸地打脸啊,我本人也在国内考察过一些幼儿园,一排排的小朋友目光呆滞地坐在那里,老师站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表演,看着真的是很痛心啊。换句话说,皮亚杰认为,儿童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的学习效果远比大人直接把答案塞进儿童的脑袋里要好得多。其实,就这一点来说,皮亚杰和蒙特梭利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都是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达到知识储备的丰衣足食。个人感觉日本在这方面做的不错,小学生每个假期都会有课外观察活动作业,可以是观察蝉的变化,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小鸡的成长笔记等,在日本上学时,我的一位老师在闲谈中就说过,她的孩子在暑假期间发现井盖上有着不同的图案,以这个为出发点,孩子去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最后发现在不同时期装上的井盖图案是不同的,由此写出了一篇有趣的历史变迁作文。这真的是非常棒的一种学习方式。孩子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自己寻找答案,最后得出结论和发现事实,远比大人随便几句的现成答案要好得多。直到现在,一些学术研究,依旧会采用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进行实验,比如说,在2011年,就有学者在学前班对孩子们进行营养学知识普及,孩子们被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皮亚杰的理论,一组就是学校之前采取的学习方法,结果采取皮亚杰理论学习法的孩子们的分数远远高于没有采取皮亚杰理论学习法的孩子们,不仅如此,采取皮亚杰理论学习法学习的孩子们甚至改变了一些饮食习惯,变得更好了。

    皮亚杰甚至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念,那就是“知识是带有偏见性的”,我个人的理解是,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将自己认同的观点一起传播开去,就像我在学习知识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一定会插播几句我个人的想法一样。而且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政治体系中,所教授的知识也是不同的。我觉得他提出的几个相关的问题都非常经典,皮亚杰问,“我们是怎么学会知识的呢” “客观性的知识,没有任何个人偏见的知识,真的有可能存在吗?”“会有一些知识是人们与生俱来就具备的,或者所有的知识都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吗?”

    不用着急去找答案,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正确答案和标准答案,我觉得英国教育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戒掉了凡事一定要找到标准答案的毛病,更多的投入到思考当中去,要想广深入的思考,就必须广泛的学习,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大量的阅读,因为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事情没有标准答案,有些看起来是标准答案的问题,也许只是局限于时代年代,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局限。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比如曾经的“天圆地方”说,“地球中心论”等等。

    皮亚杰的阶段性理论总结:

    出生到1个月:婴儿就开始练习自己天生具备的能力:吮吸/抓/看

    这里插播一个有趣的知识,婴儿在六个月前天生具备在水下屏住呼吸的能力,所以在国外很流行带小宝宝去游泳,把小宝宝按进水下,宝宝可以往前游一两步,我也带娃去游泳了,只能说,道理我都懂,真的按进水里那一刻,我的小心肝儿都在颤。

    你知道吗?儿童教育学派并不只有蒙特梭利。

    1-4个月,婴儿开始无意识的运动,但在无意识的行为中,那些无意中引起婴儿兴趣的行为,婴儿在无意识中的重复中,会将这些行为慢慢变成一种习惯,最后变成有意识去做这些事情,比如用嘴巴吃手,啃东西。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自己身体的感觉。

    4-8个月,同样也是无意识的运动,将自己感兴趣的行为在不断无意识的重复中,变成了有意识去做这个事情,比如说扔玩具,拍玩具,这个阶段,婴儿开始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身体,开始探索外界的世界。

    8-12个月,婴儿开始有自己意识去做一些事情。

    12-18个月,婴儿开始探索一个物件的功能,比如从啃电视遥控器,到摔打遥控器,到按遥控器的按钮,然后明白遥控器可以打开电视机等等。

    18个月以内,主要还是感官发展,18-24个月,小宝宝们就慢慢开始向外界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个人觉得,这就是“trouble 2”的由来吧,宝宝们哭天喊地,声嘶力竭,在家长的眼中,是多么的莫名其妙啊,其实,是孩子们开始自我表达的第一步,敲黑板啊!家长应该明白儿童的发展需要,来点对点进行引导啊。

    皮亚杰还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理论,还有一整套测试孩子发展的小实验,在这里就不细说了,今天只是想让大家明白,优秀的教育学家并不只是蒙特梭利一个人哦。当然,不管是怎样的重量级学者专家,他们的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对于皮亚杰,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他的理论过于强调儿童思考的过程,而没有足够重视儿童的自身的感受以及与老师之间,同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皮亚杰的理论确实让我们可以更好了解儿童在遇见一个问题时,儿童是怎么样思考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得从儿童的角度去帮助他们发展。不管是老师们还是家长,都可以根据皮亚杰的这个理论来引导孩子们更好的学习。不仅仅是学前教育期间,甚至初中高中,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鼓励引导孩子们更好地学习。

    总而言之,每位教育专家都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每位专家学者的侧重方向也是不同的,这一篇文章介绍的皮亚杰,是属于侧重于研究儿童智力发展方向的,还有很多专家学者侧重于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方向,儿童社交发展方向等等。重点是要广开思路,多听多看各种理论,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家的方案哦。

    参考书籍: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Patricia H. Miller

    《theories of childhood》 Carol Garhart Mooney

    《outcomes of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healthy food choices in 5-6 year old children who received a nutrition intervention based on piaget’s Theory》 Hatice Baskale, & Zuhal Bahar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知道吗?儿童教育学派并不只有蒙特梭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lz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