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一天之计在于晨。早餐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以及不吃早餐的危害,几乎已是人所共知,无需赘言。
哪些早餐食物对健康不利,想必家长都知其大概,只是,知道和做到之间,往往有一条连自己都不愿意逾越的鸿沟,有时是因为控制不住嘴;有时则是因为懒得动手。
今天,我想谈谈关于“吃”的一些思考,如下:
1.浅谈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早餐食物;但,真的要把它们当成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吗?
2.为什么越是家长禁止的,孩子越是情有独钟,甚至上瘾?
3.如何让孩子爱上健康营养早餐?
(文中所有配图皆为本人原创——本人亲手做的早餐哟!)
坚果+煎蛋+弥猴桃哪些早餐对孩子身体健康有害?
仅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讲:
1、妈妈手作的爱心牌早餐 KO 外购早餐
当了妈妈后,变得谨小慎微,衣食住行中,一切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风险都避之唯恐不及。
妈妈带着满满的爱,亲手制作的早餐,且不论烹饪水平的高低,单从选材、清洗、制作等过程的用心程度来讲,绝对是完胜商家批量生产的餐点。
2、新鲜食材 KO 腌制食品
众所周知,新鲜食材的营养和口感都是最棒的,但也有很多人喜欢腌制食品特有的重口味。
清粥、咸菜(腌制蔬菜、蛋类等)当早餐,曾是我们这一代家长的童年记忆。现在物质丰富了,但在生病嘴巴寡淡无味时,酒后的清晨反胃时,还是会想吃到这一口。
可家长都知道食品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孩子脾胃功能弱,腌制食品对其危害更大,因此杜绝孩子食用,但孩子不理解,凭什么你能吃我却不行?
此时,除了向孩子普及健康知识以外,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家长也不吃了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亚硝酸盐被列为2A类致癌物。
如果实在做不到完全杜绝,你需要知道:
腌制品在腌渍完毕的2至4天,亚硝酸盐含量开始增高;
7至8天含量最高,9天以后逐渐下降;
如果盐浓度在15%以下,初腌制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更高。
在腌制食品过程中,注意腌制时间、温度以及食盐的用量,一般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开始下降;
食盐在腌制食品过程中起抑菌防腐的作用,当浓度10-15%时,只有少数细菌生长,当浓度超过20%时,几乎所有的微生物都会停止生长;
所以腌菜宜在腌制半月后待腌透再食,且一次不可过量进食。
3、轻度烹饪(蒸、煮) KO 重度烹饪(煎、炸、烤……)
蒸煮是最能还原食物原汁原味,并保留营物成分的方式。
可如今,我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果腹或汲取营养,还需要满足身心的愉悦。
中华民族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煎、炒、烹、炸、焖、烤、煮、蒸……不同烹饪方式赋予了食材不同的色、香、味,除了舌尖上的享受,视觉、嗅觉共享,才能带给人最大的愉悦感。
6岁以下,孩子的饮食基本都在父母的监管之下,幼儿园的食谱通常也是力求做到营养配比均衡的,一般是严控高油高糖高热量。
小学以后,孩子对于口味的要求不断提高,这都是符合成长规律的。因此,我并不主张把所谓不健康的食品当成洪水猛兽,完全排除在孩子的菜单之外。
一切以适度为宜。
不用怀疑,烤箱版早餐,专属于节假日早餐的仪式感。为什么越是家长禁止的,孩子越是情有独钟,甚至上瘾?
“禁果效应”
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 。
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所谓“垃圾食品”和电视上瘾,越控制孩子,孩子却越失控。
家长知道垃圾食品对孩子身体不好,电子产品会让孩子眼睛近视,这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洪水猛兽”,必须严厉杜绝。结果,往往家长越禁止,孩子反而越着迷。
其实,这与叛逆无关,往往是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这些不良影响的过程中,过于焦虑,一味地“围堵”,却不知疏通引导。
自制手抓饼:烤肠+胡萝卜+芦笋;再加一碗肉燕汤《小欢喜》中,宋倩为了缓和与女儿乔英子的关系,破天荒答应出去早餐摊上给她买油条和豆腐脑,但她仍然不放心地追问:“您这用的什么油啊?油用了多久啊?万一给孩子吃坏了怎么办?”,老板不耐烦生气了,她干脆也两手空空回家了。
从乔英子欣喜若狂出门迎接,到失落却假装若无其事地安慰妈妈:“没事,我就吃您做早餐,您给我做的早餐最营养啦!”
这一幕,与乔英子狼吞虎咽地吃爸爸偷偷送来的豆浆油条时倍满足的样子;与她在爸爸那儿不顾形象,疯狂往嘴里塞薯片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真的因为豆浆油条是天下美味吗?很明显,这是一种疯狂的弥补,被过度控制后的“反噬”。
比如,我和我先生都不喜欢吃零食,但是总会在家里常备一些零食,一来为了朋友到访时招待之用,二来为了让孩子“司空见惯”,当然,偶尔适量吃一点零食,我们并不反对。
而事实上,如果没有朋友到访,那些零食能在那儿一直摆着,我们三人都没有打开吃的欲望。
因此我认为,应该在严厉禁止和放任自流之间,取一个适度的平衡点,既让孩子有机会品尝到各种风味的食物,又不至于因失控而摄入过量不利健康的食物。
如何让孩子爱上营养早餐?
“孩子的早餐,要营养配比均衡、无添加剂、易消化、易吸收……”恐怕每个妈妈都能说出一套自己对“健康早餐”的标准。
然而,孩子买账吗?如果你做的,给予的都是孩子不喜欢的,辛苦忙活,孩子挑挑拣拣,象征性吃两口应付过去,算不算“两败俱伤”?
饿,是生理需求;馋,是心理需求。
1.少讲大道理,色香味俱全带来的感官享受,才是征服孩子的最好手段;
可荤可素,可中可西,或是中西合璧:
夹骨肉粥 烤箱版芝士蛋吐司+芒果切花+苹果香蕉汁成年人的世界也是不易,为了家庭而努力,拼事业忙工作,加班应酬出差,如果晚餐不能一起吃,那就好好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吧!
2.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让孩子爱上餐桌时光;
一些家长真的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在吃饭时讲大道理,教育孩子。
我小时候,一到吃饭,爷爷都板着脸审视着孙儿辈——
“吃饭说话,是对食物不尊重,再讲话就给我滚下去”
“你的左手呢?残废的人才用一只手吃饭,左手扶饭碗”
“你是怎么回事?下巴会漏吗?吃得满桌都是”
……
那些吃饭的记忆对我而言简直是恶梦,以致于我从小就不爱吃饭,面黄肌瘦。
如今,我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则,这3个时间不能批评孩子:睡觉前、清晨、吃饭时
很容易理解吧,睡前批评,容易使孩子情绪陷入低迷,心理负担重,致使睡眠质量差,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也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清晨总是打仗一般忙碌而混乱的,易使人脾气急躁,如果孩子拖拉、起床气,一些家长就忍不住喋喋不休,甚至河东狮吼。
可是,孩子并没有时间可以反思,还可能整天情绪低落,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
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训话,孩子就容易胃口差,甚至消化不良。
由此可见,早晨这顿饭的氛围,更是重中之重咯!
3.用餐的仪式感,让孩子对食物产生情结
有一种爱叫做,只要你想吃,我就会做。
《食戟之灵》里城一郎曾教导儿子:“成为优秀厨师的诀窍,就是遇上一个足以让你想要将自己所有的料理都献给她的女人。”
因为“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你”,回归到一日三餐,最浪漫的表白就是“为你下厨”,为家人,为孩子。
-end-
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好胃口!愿每一顿早餐都给家人注入能量!愿天下父母不再过度焦虑!
我是@芳草愫愫,专注科学育儿、亲密育儿,欢迎关注我,欢迎评论互动、点赞!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