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对很多人来说是神秘的。看马丽华的《藏北游历》,对宗教信仰部分特别感兴趣。
在生存条件受限制,极寒模式下,人类肯定是特别渺小和无助的。人在自然面前,只有接受、顺应的份。那种虔诚,是发自内心的臣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那曲的。内地分过去的邮政人员,守在那曲边远辽阔的基站,那种一年四季的荒芜,无人问津的状况,可以让人忧郁到失语。
因为那曲的海拔线太高,高寒缺氧。一个从内地过去的人,驻守在那里多年,结果在那里孕育的两个孩子,都有一种先天性的心脏病。他看着两个孩子在他面前失去生命。但依然没有改变初衷,选择撤退。我觉得他是有信仰支撑的,不然如何熬过那些无语的岁月。
这篇文章是一个已经牺牲在那曲通信战线的人生前写下来的日记体文字。他的父亲也牺牲在那里。环境确实是艰苦呀。一次在检修线路时他遇到了一头熊,他倒挂在电线上逃过一劫,就在被冻僵以前,被发现通讯异常的站长赶到并救了下来。
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离开,但他没有。他牺牲在方向盘上。在最后的时光里,他还坚持把车停放到安全的地方。仿佛是一种宿命和轮回。
我开始书写和阅读前,就对毕淑敏当兵去阿里的那一段文字描写特别着迷。高寒缺氧会悄悄偷走人的生命,给鲜活的身体上打上不可磨灭印记。可人类在植物都难以存活的那块土地上努力的活了下来。
马丽华和毕淑敏都记录了天葬,以前不理解,现在完全能接受了。这里面有高寒冻土层厚,土葬无法挖坑掩埋的问题,也有佛教“以身饲虎”的献身精神在里面。死后躯体是要和灵魂是分离的,不如把无用的躯体为其它生灵做最后一次贡献。这个牺牲精神,真的让人感动。
极寒辽阔的生存条件,除了西藏,还有新疆。我特别着迷于李娟的文字,其中就包括了《羊道》三部曲。
住在大地腹部的地窝子里,往四壁涂上羊粪保暖。这些散落在大地深处的牧民,清晨就赶着社畜,在茫茫一片雪地里去寻找紧贴土层残存的枯草叶片。
饮用水是雪。每天都要背雪,待雪化掉后除去杂质,用羊粪火烧茶炕囊。吃羊奶羊肉,却没有蔬菜水果类补充维生素。有些地方连通信都没有。真的一片自由自在的荒野,却也能发现墓地和尸骨。
无论哪一片土地,当人一降生于此后,他就认命了。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活着的,不管多么艰辛,他都会努力在此安身立命了。
越是在最严苛的环境,生命越有韧性,也越是虔诚。相比那些很容易就得到一切的人,他更懂得知足和感恩。
每一座山都是一个神灵。当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大地就显得尤为宁静。五体投地的,只有他们,磕等身长头,用肉体去触摸每一粒灰尘、石子;山脉的每一处隆起和凹陷。大地的孩子,就要紧紧的抱着大地。
得到的容易,就会以为是自己的能力。环境的优越,也会让人失去斗志。我们越来越美化自己,狂妄自大到无所不能。所以我们没有畏惧,也没有信仰。
果真如此吗?现代文明的发展,让我相信我们已经生在一个最华丽的时代。一个病毒,整整三年,就把我们打击得溃不成军。那些困守原地,等待突围的日子,我们无所不能的人类,内心有多大的落差呀!
当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在很努力的改变生存环境。但还有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不谦卑,去接受,接受任何的严苛条件的挑战。我们能放下高贵的身体,匍匐前进。众生原是平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