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互联网产品推出,往往代表着疯狂融资,大量补贴,快速跑马圈地?
因为绝大部分产品只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进入门槛很低。大量的同类产品,让用户从一个产品,切换到另一个产品的转换成本也变得极低。为了不让自己的企业和竞争对手一起陷入开发新功能的军备竞赛中,只能借助资本的杠杆,迅速扩大市场,形成网络效应。
当产品占领70%的市场份额,就真的形成了网络效应吗?它可能只是补贴推上去的假象。真正能够让产品站稳脚跟的,只能是用户体验。
追求用户体验就需要不断迭代功能。比如早期的微信一直在追赶米聊,直到开发出“好友验证”和“查看附近的人”这两个功能。微信走向与陌生人链接,迅速超过米聊,而米聊还止步于熟人关系。
那么在开发新功能时候,应该优先开发哪些功能?哪些功能对BUG零容忍,怎么做才能让投入产出最大化?
可以用卡诺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
不断迭代,让产品充满竞争力基本型需求
比如一个聊天软件,我发文字发表情,你做到了即时送达即时反馈,我觉得理所当然。你做的稍有延迟或者卡顿,我就要骂死你。
期望型需求
比如一个视频软件,我发现上面有自制的综艺节目,并且非常接地气,我会觉得好有意思。如果没有自制的综艺节目,就会觉得太普通无聊了。
兴奋型需求
比如有一天发现,哇塞!我既然上得起刘润老师的课!哇塞!我既然可以听到万维钢老师讲西方最新思想!哇塞!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基础型需求做到无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满足期望型需求,时不时得创造惊喜,满足兴奋型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