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了什么?
- 我们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 如何培养一个好习惯。
💓哪些地方印象深刻?为什么?
🔘越是根深蒂固,神经通路会变得更粗,更牢固。
-当我想吃不健康的食物的时候,越吃越想吃,明明没有那么好吃,放任自己去吃之后的结果就是大脑觉得这东西真好吃。越放任,越强化。
-任何事情都要有节制。不能放纵自己。
🔘压力会促进习惯性行为,无论这种习惯是好是坏。
-观察自己压力大的时候,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喜欢想没用的东西。
-以后压力大的时候,选择运动,选择冥想。一切都是选择。
🔘动力: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类的感受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已经是几百年来公认的事实了。
-感受,这个依托人类感性的东西,永远在变化之中,不可能把需要长期稳定的东西,依托在变数如此之大的东西上。
-想要达成某个事情,尽量理性,尽量骗过大脑的感性,让习惯慢慢渗透。
🔘意志力损耗的5个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血糖水平。
-时间有限,精力/注意力更有限。把最重要的注意力,放在最难的事情上。不要因为习惯而消耗过多的注意力。
🔘消极情绪:用有益的行为取代浪费时间的行为,本身会带来积极情绪,而脱离行动的决心反而会有损自信。
-最可怕的不是减肥反弹,而是反弹之后陷入自我怀疑,觉得为什么自己不能做到?但其实是我太依赖意志力,忘了这东西能量守恒,不能透支。
-没事多骗一下大脑,做一些简单到不会感到负担的事情,善待自己,爱护自己。
🔘微习惯没有截止时间
-那些我想要的事情,美好的时间,是一辈子的。健康,美丽,学习,有趣。不能坚持一辈子的习惯,是没有意义,不值得我去养成的。
-放缓节奏,慢慢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做一个总比不做好太多太多。
🔘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设立目标计划的时候,想起来就写进去,而不去深度思考为什么我要做这个事情,导致经常会忘了“我的目标是什么?”。多么可怕。
-要养成的习惯,要做的事情,目标,愿望,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我特别特别想要的事情。以至于我根本不用坚持,自然而然我就觉得应该这么做。
🔘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
-有时候,开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我能想象到开始之后的那些痛苦过程。不过,做总比不做强。记住,哪怕一小步,都比不做强。
-打开流利说,哪怕5分钟。躺在瑜伽垫,哪怕5个仰卧起坐。
🔘任何依赖人类情感的东西,都是不可靠的。
-不要相信自己的动力,意志力,以及对这件事情的喜欢程度。因为我太善变,太容易喜新厌旧了。
-要脱离感性,理性的一点点骗过大脑。
🔘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标。
-忌贪。想要的太多,想做的事情太多,有时候不知道先做哪个,反而不想去做了。可以要很多东西,但要给自己留够充足的时间。
-复盘,看看自己一周/一个月的轨迹,是否可以完成最初的目标,如果不能,就果断调整。还是一点点,慢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