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知识读书
【育儿】《爱和自由》- 8

【育儿】《爱和自由》- 8

作者: 郭琳静Grace | 来源:发表于2016-03-30 22:14 被阅读265次

第二十二章: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歧变:神游编故事,在自己的故事中欢乐,哭泣,痛苦,这种情况下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正是儿童的歧变。所有歧变产生的原因,是儿童正常的活动不能得到实施。当活动不能得到实施时,他就会开始想象,注意力就开始转移,因为没人能够禁锢住人的思想。如果这种“统一”不能获得,不管是由于成人占据了支配地位,还是儿童缺乏动力,心理能量和运动这两个组成因素就各自发展,“人被分裂了”

好动:儿童在2岁的时候会会响会动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成人会认为危险,就用另外的东西来引诱他,分散他的注意力。而这个会直接导致一个结果,儿童会渐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内心深处又渴望某种东西,所以他就好动,不断地动!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儿童去认识并学习怎样避免危险,而不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神游:神游代表了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防御,这种自我逃离苦难或危险,把自己隐藏在一个面具之后,实际就是神游状态。

心灵本身应该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塑造,不是某一个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很多人会胡思乱想,会通过幻想进行自我安慰,这种长期心理能量和运动分离的人,就是那种只会想不会做的人,经常喜欢一下这个,又喜欢一下那个。儿童的整个心智发展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他就是通过自己做来发展自己心智的。如果他不做到这一点,他的心灵就会到处漫游--因为找不到要学的东西,儿童会很痛苦--那么在这种痛苦中,就会坐立不安地乱动,他们充满活力和不可压抑,但是毫无目的。

当他看到一个目标的时候,他向那个目标走过去,就有七八个目标在吸引他。而这样不断滋生新的目标,使他的心智非常低混乱。在这样的混乱中,他坐立不安,极其好动和焦虑。成人也是如此,当我们坚定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时,是不可能出现焦虑。而当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他会很慌乱和焦虑。不管成人是惩罚还是耐心地容忍这些失常儿童的漫无目标和不规范行为,实际上他们都是赞成和鼓励儿童幻想,并把它们解释为儿童心灵的创造性倾向。自由,让孩子做他自己愿意走的事情是治疗神游的最好办法。

很多兴趣课或者角色扮演的课程,正确的做法是到真实的地方去。比如说商店,医院邮局,火车站...

当孩子表达需要时,例如抱抱,他需要这种感觉就给予他,我感觉这不会宠坏一个孩子。爱怎么可能让一个孩子变坏呢?帮助孩子成长吧,因为孩子太无助了,因为我们是孩子能拥有的一切。

神游有2个特点:1. 不能正常发展智力,到处寻找爱,寻找机会发泄。2. 让一个人远离他的发展目标和路线。

可怕的父母语录:

“妈妈,我特别想干,求求你了,就让我这么干吧!”“不行,你今天就别想了,死了这条心吧!”

后记:

我们时刻要跟内在连接着,我们连接得越好,我们队这个世界就越不感到害怕,我们作为个人就越不感到孤独。

孩子是透过什么来和父母沟通的呢?用生命,用生命中的情绪,感觉和心灵来和成人产生连接的。孩子不用听你说什么,他直接可以感觉到你话语的背后的真实含义,常常是我们自己都为察觉到的潜意识。孩子具有高度的感知真相的能力。

爱绝不是表现在你的头脑里,爱不是你想到这样爱孩子就可以爱孩子,不是这样的。爱表现在你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个姿态,每个想法,每个意识中,爱表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生命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被造就出来的。你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就依赖于这样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情景,而不取决于你大脑中的某一个愿望。所以,所有的愿望都取决于你在跟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去做!

没有自我,就无自我实现的可能,也无所谓的成功可言。孩子获得爱和尊重的时候,就会将生命的大部分精力用来创造和行程自我。这是生命的本能和法则。这个阶段独特的生命现象就是,完全处在生命中,以自我为中心。(到了成人期,再以自我为中心,就是病态)

我们必须依靠规则来保证每一个活动在规则范围中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这就是平等的初始。我们人人都清晰地知道规则是什么。

儿童的成长,应该拥有怎样的自由:

1. 儿童拥有从环境中选择吸引自己的事物的自由。对什么有兴趣,他可以自由地选择。

2.表现在行动上的自由,进出教室的自由。

3.儿童拥有安静时不受干扰的自由:到了一定年龄的儿童,独处的时候,正好是自我创造的一个过程,所以儿童独处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定的时间。

4.儿童拥有自己发现问题,相处办法与计策,并且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

5.儿童拥有凭自己的意志将他的发现与人交换及分享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连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分享,来达到心理和心灵的连接,而达到一体化,这样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舒服,才会愉悦。

相关文章

  • 【育儿】《爱和自由》- 8

    第二十二章: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歧变:神游编故事,在自己的故事中欢乐,哭泣,痛苦,这种情况下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富有想...

  • 读书育儿心得:爱和自由

    近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积极倡导“爱和自由”的育儿理念 为什么倡导“爱和自由”? 何为“爱和自由”? 如何践...

  • 【育儿】《爱和自由》- 7

    小结: 1. 儿童所处的环境是要有生命力的,这样才能给孩子创造好环境。有生命力表现在,老师以及父母要积极地发展自己...

  • 【育儿】《爱和自由》- 4

    小结:专注力是如何形成的。生命的秩序又是怎么 建立的。为什么很多成年人长大后会怨恨自己的父母没有给他创造好的条件帮...

  • 【育儿】《爱和自由》- 5

    关键词:蒙氏的教育实践,顺从,榜样教育。 小结:蒙台梭利的方法授课难度较高,而且在实操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放弃或者觉得...

  • 【育儿】《爱和自由》- 1

    以下文字有些是我加工提炼过的,并非全部都是原文。 第一章: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

  • 【育儿】《爱和自由》- 2

    以下文字有些是我加工提炼过的,并非全部都是原文。 第七章: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儿童自发的心智发展是连续不断的,...

  • 【育儿】《爱和自由》- 3

    第九章: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 儿童一切生活的基础和对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都归结于早起教育,而早起教育...

  • 我们为什么要信任孩子?

    365日更NO.21 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育儿类文章、讲座提到要给孩子“爱与自由”。怎样看待“爱与自由”...

  • 有感于“宁可不给好心,也要给个好脸”

    孙瑞雪是我国的育儿教育专家,她崇尚蒙特梭利教育,自己建有“爱和自由”的教育理论体系。著有“爱和自由”三部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爱和自由》- 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qe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