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对一辅导学生作文,其生个性鲜明,尊崇鲁迅,喜好对当下批判,导致审题立意不明晰,近日对其病理,细作思考,写文一篇相赠。
语文教学大纲中,大约七八篇鲁迅的文章,还有课外阅读《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的名著阅读要求,可以让学生理解和具备鲁迅那种对社会的“鞭笞批判”性。鲁迅相比于其他作家选文对当下更有攻击性却未有删减,何也?
首先,毛泽东对鲁迅的正面超高评价: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如此超高的评价导致了鲁迅在新中国建设之后以及在文革的浪潮中依然躲过了其他文人志士所躲不过的“枪林弹雨”“恶意攻讦”。
其实鲁迅本身自始至终并没有对任何党派有过喜好,皆是批判。在鲁迅“弃医从文”之后,中国内部从军阀割据到国民统治,他看到了政治对人民的肆意玩弄和政党的黑暗腐败,以及人民被“无意识奴役”。他的愤懑以笔代戈,以最严厉的批判来“警醒”当时社会的“围观愚民”。鲁迅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完全的无党派人士,他坚守孔子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要求。“五四”之后十几年间,浸染“新文化运动”的进步青年陆续出现,其中包括一批“无产阶级战士”(还谈不上马列主义),这些青年作为鲁迅寄予厚望的“文化匕首”,甘愿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自我牺牲。
鲁迅先生因日复一日不休止的写作,导致了他身体每况愈下,瘦骨嶙峋,年仅55岁就去世了。他没有看到另一个政党的崛起,也没有看到那些“曾经受他鼓励的猎龙青年,杀死黑龙之后,看到满地的宝藏而变成了黑龙”,这循环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悲剧。
毛强行把他塑造成了“无产阶级战士”,塑造成了“新党在文学上文化上的开拓者”。
这是对我们当下青年的好事,保留了鲁迅,也保留了这种具有社会批判性的思维。这掩盖不了鲁迅内心的“无党派人士”,对所有黑暗和不满的根本性“揭露和批判”,以及对任何“宗教性宣传”所迷惑奴役的“警醒”。
吾刚接触鲁迅,也如甘之如饴,渴望成为鲁迅那样的人,渴望通过犀利的文笔来“警醒被黑龙统治的社会”,但是却掩盖不了自我内心“渴望成为黑龙的丑陋和贪婪”。同样也不能叫醒那些“装睡的人”。如何避免这种循环呢?
纵观中国近现代新文化运动进程中,既有鲁迅式对社会无情批判,同样也有胡适式中西结合的兼容并包。胡适在“新文化民主思潮”中,通过西方的民主思维,来主导“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以及著书立说,继往开来。但胡适缺乏从“国民政府统治”中脱离出来的魄力,他希望顺势而为,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奴役思维”急不得。
在当下“和平年代”,在“实业为本,科技发展”为大潮中,我们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具备鲁迅的批判性和警觉性,但是这并非“战争年代”,不需要鲁迅知识分子式一味地对民众的“警醒”,而不去探寻问题存在的根源,过分引导“盲流”;我们应该把这种“警觉性”内化成对自我的要求而自省,同样需要胡适式对社会真理的追求。重要之处在于社会表面所发生的所有的“不合理性”,并不是一蹴而就,要寻根溯源,寻求问题存在的根本性。这就要求自我不断地搜集资料、博览群书、调查研究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对社会最好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变成引导“暴民”的公知。同样接受和吸取胡适对民主和教育的思考以及“兼容并包”的方式,结合科学技术,从社会的根本性去分析和解决,追求真理所在。
鲁迅把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思想通过“剔除糟泊,取其精华”批判与传承,胡适把西方民主和自由引进东方,通过“中西合璧”的方式寻找出路。结合两者,一个内觉(鲁迅),一个外醒(胡适),便是更好的一种思路。
当下的中国,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民意识逐渐具备独立性,具备才能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的走入仕途,而是发展自我,科技兴国。这个时候就出现一种现象,当一个政党的集体不是代表最先进智慧群体的时候,自然而然的社会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自我调整和转移,无论哪个时代,“人才”才是社会之本!
所以,我们谈了这么多,你当下面对高考,把鲁迅式批判性思维当做一种个人的“内觉”,结合胡适式的“外醒”,对当下所有发生的事情看待的“合理性”,通过自身观察、学习和探究发现“合理性不合理”的根源,找出解决之道。
当下,你在自身选择专业方向和对社会根本认识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内觉”与“外醒”,正如《论语》所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再回到高考作文,面对一个话题,你需要一种对该话题深刻的认知,以及逻辑性思维建立,并具备详实独特而又新颖的事例提供足够的依据支持,三者缺一不可。批判作为一种“内觉”,在文章结尾处可结合当下和自我的现状,进行启发式探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一切都是依据于让所有的事物变美好,任何当下的不合理现状可以引导并解决的立意,而不是故作“批判”,缺乏向心力。关于事例论据,古代几千年出现的人类精华并不会因时代而过时,也不会被多次引用而落入俗套,而是需要通过一种独特的叙述思维去激活,当然对近现代的论据如何恰当运用,振聋发聩的去根据事例去总结是需要不断练习和提升的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如同树,向上生长的越高,越更近接触阳光的滋润,根就越要向下深扎,扎的越深,长得越高!
2017.11.27
子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