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红林社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二十五章 一统天下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二十五章 一统天下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0-28 09:07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二十五章 一统天下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一共四十七全部学习完毕了,总结起 来就是一本书《君主大败局》。主要讲了导致君亡国破的四十种征兆,列举了君主执政的四十七个负面清单。主要从君主行为,君臣关系、治国理政、后宫朝堂、皇亲权臣、大政方针、官吏百姓,行政人事、律法宗规、物质思想等方面用负面清单的形式来阐述亡国征兆,相对而言,凡是负面清单没有的就是正面的、正确的的为君之道,治国之理,也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韩非子用《亡征》四十七条,是想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治国要按律法治,理政要按规则理。不管是君主的妄为与大臣的枉法,还是朝政的混乱与后宫的不伦,都是自以为是的结果,没有标准依据的结果,而国家律法就是君主大臣的行为标准。国家奉行依法治国,君主、国戚、官吏、百姓的行为都会受到规范与限制,绝不会出现《亡征》四十七条所举的不法不端不规之为。

当然《亡征》也要求君主加强个人修养,要做一个有个性但不任性,有城府但不愚弱,有信念但不迷信,有品德作风好,有自律自省精神的君主,既不自大妄为,也不妄自菲溥,要实事求是,不能朝令夕改,不能任性执政,更不能废法乱政,一切要按国家律法与社会规律行事。其实,纵观历史,这样的要求与标准真的很高,很难达到,但,天降大任,就必须的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天然的使命,就要负天然的责任。

对大臣的枉法之为,韩非子也重点进行了阐述。大臣枉法与倾权既有大臣的负责,但君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说君主要负主要负责。君臣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是相互成立相辅相成的关系,君无臣不成君,臣无君不成臣,君定策略臣落实,君得功名臣得利。所以韩非子在《亡征》中对臣子的负面清单说的仅次于君主。大臣的主要不法之为有蒙君、专权,结党、营私、党争、通敌、显己、奢靡、困民、妄谏、惑君等。在法家看来,这是有违律法与道德的事。

《亡征》征结段中韩非子还重点说了君主选人用人的问题,因为人是事物的根本,万事万物有人才有意义。治国理政需要人才,官吏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决定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所以韩非子用了许多亡征之言来阐述,如慎用国外侨旅之臣,慎用身在国内家属钱财在国外的臣子,慎用偏居山乡的名士,慎用务虚名望者。慎用“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一用人理念。韩非子主张在现有的臣子中选拔官员,使用德才兼备者,按功行赏,按职俸禄,提倡实干兴邦,务实革新。《亡征》中也涉及到了基本国策的问题,这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韩非子认为要慎之又慎,要切实可行,坚决执行,长期坚持。

今天讲《亡征》征结:一统天下。韩非子《亡征》的最后总结:“亡征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夫两尧不能相王,两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机,必其治乱,其强弱相踦者也。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其兼天下不难矣。”意思是有亡国征兆的,不是说国家一定灭亡,而是说它可能灭亡。两个唐尧不能相互称王,两个夏桀不能相互灭亡;灭亡或称王的关键,必定取决于双方治乱强弱的不平衡。木头的折断一定由于蛀蚀,墙壁的倒塌一定由于裂缝。然而木头虽然蛀蚀了,没有急风不会折断,墙壁虽然有了裂缝,没有大雨不会倒塌。大国的君主,如能运用法术作为暴风骤雨去摧毁那些已有灭亡征兆的国家君主,那么他要兼并天下就不难了!

征结的意思很明白,内因是主因,外因只是风和雨。体质虚弱,再小的风雨也会生病。征结的用意“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其兼天下不难矣。”这是《亡征》的核心点,明君凭依法治国使国强盛,趁他国走《亡征》之路,一举打败他们,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秦始皇看到韩非子的学说后发出千古之叹。《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得恨矣!”

《亡征》几乎包括了“亡国”的所有征兆,将国家换为公司或家庭,《亡征》同样适用,可以说《亡征》适用于任何组织。总结段的启示就是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抵抗住外部压力,同样,用《亡征》来考察竞争对手,找准其亡征弱点,打败对手。打败你的不是对手有多强,而是自己有多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二十五章 一统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sv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