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部短剧《不过是分手2》,想与大家分享。
男主有人格分裂,弹幕都很兴奋在讨论男主两个很帅气的人格,我却对他小时候的经历感同身受。
我初中的时候成绩不好,英语单词听写20个可以错到15个。班上英语老师习惯用罚抄来解决一切事情——听写不好,罚抄单词;上课不听讲,罚抄课文;考试没考好,罚抄错题。因此我便成为了“罚抄钉子户”,一般同学抄50遍,我通常要抄100遍。
班里的英语课代表是老师的大红人,成绩好权利还大,甚至有些时候单词本都是课代表批改。但是我一直奇怪课代表怎么从来没有罚抄过,那么多次听写一个单词都没有错过吗?好奇和嫉妒让我开始暗中观察,终于有一天发现——课代表会偷偷改自己的单词本,明明错了5个改成1个,而且痕迹明显。
我像抓住了把柄一样激动地跑去找老师告状,声情并茂地把我怎么看见这件事情、课代表怎么偷偷摸摸涂改单词本告诉老师。老师皱着眉头听完,突然反问我:你自己学习搞了吗就来说这些事情?!我愣在原地,老师看我没反应,又接着开始数落我说课代表可能只是在听写的时候写错多改了几次,你成绩这么差怎么还好意思说别人…
我不甘心,终于又找到一次机会——课代表故意没背单词,错了一大半。这要是我们这种“差生”,不抄个300遍是不会完的。一边是心灾乐祸心理,一边是想看老师怎么处理,老师叫课代表去办公室的时候我借口生物老师找我,也跟了过去。
他们具体说了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好像双方都没有说太多,只记得课代表憋红着脸带着哭腔说对不起,然后老师小声说:没事,回去吧,别告诉别人,你就不用罚抄了。
我再次愣在办公室,说不清是厌恶还是委屈,还是恨自己为什么不是好学生。但是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原来老师看人也分三六九等,老师也会“不同问题不同处理”,原来好学生和所谓差生的在同一件事上,结果真的可以天差地别。
不知道剧里的小孩体会到这种差别对待后是怎样的心情,但是“老师双标”这种事情,往好了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现实一点,却通常只能把老师眼中的“差生”,推向更深的深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