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与心学
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作者: 秦东魁 | 来源:发表于2017-06-02 09:50 被阅读81次

    “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1926年,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

    王阳明(1472年-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曾隐居阳明洞讲学,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不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学问,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今人称为明朝第一牛人。

    深受王阳明影响的大人物不止梁启超一人。毛泽东很早便通读《王阳明全集》并逐句批注。蒋介石说“阳明心学是终生的食粮”。王阳明在日本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中国,章太炎有言:“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数之不尽的日本政治家、企业家对他奉若神明。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

    这么多人对王阳明顶礼膜拜,因为他的学问绝非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学以致用的武器。用到政治上,他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用到军事上,他又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

    王阳明的哲学称阳明心学。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其“心学”并不是纸上学问,而是实践中的智慧。他的一生,就是心学的最佳代言。他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动的巨人。

    1

    江西剿匪记

    王阳明的军功实在可以写作成一部小说,从正德十一年(1516年)开始,王阳明平定内乱,战功赫赫。他巡抚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剿平了四省边境多年扰民的顽寇,平定了江西的宁王叛乱,还征服广西土酋,开拓南疆,绥靖边陲。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阳明到达江西,开始履行巡抚的职责。他的辖区当时正盛产一种特产——土匪。

    这帮土匪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们不但人多势众,而且作战勇猛,消息灵通,加上在官府中有土匪的卧底。每次官兵出击,不是扑空就是中埋伏,很少能够展开作战。

    王阳明决定解决这些作卧底的人。不久,他突然发布命令,表示最近要集中兵力剿灭土匪。然而大家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很久,却没有得到开战的命令。与此同时,身边的一些同事突然失踪,之后又被放了回来,而且个个神色慌张,怎么问也不开口。

    这是王阳明的诡计,他先放出消息,然后派人盯住衙门里的各级官吏,发现去通风报信的就记下,回来后全部秘密逮捕。但他最高明的地方在于,这些人他一个也不杀,而是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问清楚他们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员,聊几句诸如“希望你的母亲、子女保重身体,我们会经常去探望”之类的话。软硬兼施之下,这些人乖乖答应当官府的卧底,成为了双面间谍。这下子土匪们就抓瞎了,很多头目就此被一网打尽。

    王阳明却意犹未尽,他决心把这场“江西剿匪记”演到底,拿出了绝招——十家牌法。所谓“十家牌法”,通俗说就是保甲连坐,十家为一个单位,每天轮流巡逻,如果出了什么事,大家就一起完蛋。这一招实在太狠了,搞得本地土匪过年都不敢回家,只能躲在深山里一边啃树皮一边痛骂王阳明。

    而此时,王阳明突然调集军队主力大举进攻,土匪们措手不及,被堵在了赣南山区,全部都被包了“饺子”。

    王阳明包围了他们之后,却突然不动弹了,一直置之不理,仿佛这事不是他干的。土匪们急得不行,粮食也不够吃了,是打是抓,您表个态啊!

    没办法了,逼上绝路的土匪们准备突围了。可他们刚向包围圈发起冲锋,后路却突然出现大批人马,退路随即被切断,他们又一次掉进了王阳明设置已久的陷阱,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大部投降,小部逃窜。

    剩下的土匪们一合计,这个阎王是惹不起了,不如先服个软,暂时招安,反正你老王总是要走的,到时候再闹也不迟。

    土匪头们手牵手、肩并肩地到了巡抚衙门,表示愿意服从政府管理,改当良民。其实这一招倒也不坏,可到王大人那里,实在是过不了关的。

    因为王大人有一个好习惯——查档案。在剿匪之前,这些人的老底他早摸得一清二楚,真心假意他心里有数。

    没过两天,王大人突然发难,杀掉了其中几个人。这几个人都是曾经受过朝廷招安的,这种老痞子,王守仁是不感兴趣的。杀鸡给猴看,这一招用出来,就没什么人敢动了,于是假投降就变成了真投降。

    就这样,烦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王阳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彻底扫平了。

    2

    知行合一的真意

    江西剿匪记在明代历史上并不起眼,但对于王阳明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王阳明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整天谈论“心学”并没有什么效果,“心学”并不能打跑土匪。他隐约地感觉到,要想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

    上天没有亏待王阳明,正是在这金戈铁马的剿匪生涯中,王阳明逐渐找到了这样工具,并且熟练地掌握了它。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因为王阳明很清楚,对于叛乱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意。

    3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功业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叛乱,三十五天中他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当时王阳明去福建剿匪,刚至丰城,忽闻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他知道宁王必将挥师攻占南京,所以虚张声势,利用虚假宣传和情报迫使宁王做出错误的判断。宁王犹豫了,直到十天之后才率兵攻南京。而这十天,王阳明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宁王几天之内便已打到兵家要地——安庆。消息传来时,王司令召开了平定宁王之乱中最为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王阳明分析了局势,表示目前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救援安庆,另一个是攻击敌军老巢南昌,要求与会人等发表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前往安庆是唯一的选择。理由很充分:宁王造反准备多年,南昌的守备十分严密,如果贸然攻城,一时很难攻得下;而他进击安庆失利,士气很低,我军抄他后路,与安庆守军前后夹击,必然一举击溃,到时候南昌不攻自破。

    实在是条理清晰,证据确凿,无论怎么看,这个结论都是对的。最后王司令总结发言:“不对。只能攻击南昌。南昌在安庆的上游,如果我军越过南昌直接攻击安庆,则南昌守敌必然会攻击我军后部,断我军粮道,腹背受敌,失败在所难免,而安庆守军只能自保,怎么可能与我军前后夹击敌军呢?此次宁王率全军精锐进攻安庆,南昌必然空虚,此时进攻,自然十拿九稳!”

    王阳明太有才了。南昌一举攻破,叛军果来驰援,王阳明派诸将迎击,一路设伏,宁王大军溃败而逃,宁王被生擒。

    朱宸濠准备十年,在南昌起兵叛乱,被王阳明一举剿灭,前后历时只短短三十五天。

    一个月前的王阳明手无寸铁,孤身夜奔,他不等不靠,不要中央援助(也没有),甚至不要中央政策(没人给),转瞬间已然鸟枪换大炮,就此平定了叛乱,名垂千古。

    更令人赞叹的是,王阳明并不以自己的战功自得,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4

    王阳明不败的秘密

    宁王造反的时候,王阳明问下属,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即“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八字真言。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这时,我们的行动就有点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然而,王阳明的“心”可以不动。如果他的心不动,他的心就是一面空明的镜子,宁王的“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而其致命缺陷就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结果,王阳明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从而可“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

    嘉靖七年(1529)十一月,王阳明到达江西南安,翌年初,在这个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告别了人世。在临终之前,他的门人聚在他的身旁,问他还有什么遗言。王阳明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欢迎在文末发表留言评论,

    也请别忘了动手点赞支持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说书人未晓:文章不错,只是知行合一之意,有待商榷。如果只把它作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落地工具来看,这恐怕不是阳明的本义。其实,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本文标题: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wyfxtx.html